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要加快构建公民社会的不同利益集团制衡机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 01:00 中华工商时报

  夏小林

  2005年三季度非国有经济运行报告:三季度非国有部门的投资增速进一步减缓,回升中止。工业增速平稳。亏损企业增多。进出口增速继续下降。总体保持了稳定较快发展。

  政府和金融部门继续为落实“非公经济36条”制定配套政策。转变增长方式、结构
调整、贸易摩擦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压力加大。经济运行形势有所改善,但仍偏紧。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非国有企业已经占亏损企业总数的80%左右。这个现象的政策含义之一是,无论哪种类型的企业,都会在结构调整中付出代价。非国有部门已经成为结构调整的重要对象,进入增速相对减缓的增长期。政策含义之二是,在非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中,政府要更加关注各种社会矛盾的发展趋势,创新机制,及时化解。

  为了建立和谐社会,政府完善二次分配制度的方案,要与改进“初次分配”中的劳资协调机制互相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宏观、微观层面相互支持,全面协调的新型收入分配机制。建议在宪法中恢复有关“罢工”的条款,在劳动法中确认行业性/区域性集体谈判的法律地位,以增强工人和工会的维权能力,扭转目前劳资冲突中,越来越多的由政府强力部门来“买单”,充当“冤大头”,影响政府形象的不正常现象。

  增长与结构

  三季度非国有部门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减缓。三季度非国有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5%,下降5.6个百分点(见图1),但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5.4个百分点,比国有企业投资增速快16.3个百分点。三季度的投资增速比二季度下降了0.5个百分点,改变了二季度比一季度上升的态势。其中,个体(包括私营)经济增长41.7%,上升7.8个百分点;集体经济增长19.7%,下降1.5个百分点;其他经济增长31.8%,下降13.3个百分点。

  分细类横向比较,其他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居第一、二位,有限责任公司居第三位。私营企业的排名从二季度的第一位下降了。投资增速前五位分别是:其他企业61.3%、私营企业58.8%、有限责任公司38.8%、联营企业37%、股份合作企业27.1%。外商投资企业退出前五名,增速为24.8%。国有企业的增速是15.2%,国有独资企业的增速是29.7%。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中,非国有部门的比重为67.3%。其中,集体经济占12.4%;其他经济占39.3%;个体私营经济占15.5%。

  估计下半年非国有部门投资会进一步放缓。另外,由于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效果已经进一步显现,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增速进一步放缓,全年非国有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减缓已成定局。

  工业增速平稳。三季度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下降0.7个百分点(见图2)。三季度增速比二季度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集体企业增长11.9%,上升1.4个百分点;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14.9%,上升1.6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增长17.9%,上升0.9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增长16.2%,回落4.1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中,非国有工业增速比全部工业的增速快0.6个百分点,比国有及控股企业快5.6个百分点。

  在规模以上企业的增加值构成中,非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的比重是81.9%。其中,股份制企业是48%,三资企业是28.5%,集体企业是4%,股份合作企业是1.4%。扣除国有控股企业的份额后,非国有企业的比重下降为59.8%。

  亏损企业增加。1-8月份,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额同比增加53.1%;亏损额中,非国有企业占比为49.2%。亏损企业总数为57731户,同比增加7.98%;扣除其中的国有企业后,非国有企业占亏损企业总数的85.9%;将国有控股企业计入非国有类型后,非国有企业占比为79%。

  进出口增速继续明显下跌。三季度非国有企业出口同比增长37.2%,进口同比增长18.3%,分别下降了10.9个和28.2个百分点(见图3)。分类别看出口,外商投资企业增长32.3%,下降9.8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增长19.4%,下降10个百分点;其他

  企业增长70.2%,下降35.5个百分点。

  在出口和进口总值中,非国有企业的占比分别是76.9%和69.5%。在出口总值构成中,外商投资企业占57.3%,其他企业占14.6%,集体企业占5%。

  短期贷款负增长,但三资企业贷款快速增长。三季度非国有企业(乡镇、个体私营和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总额保持负增长。但其中三资企业的贷款增速明显加快,达到32.9%,同比增加10.6个百分点。同期的短期贷款构成中,非国有企业占比为14.4%。其中,乡镇企业为9.2%,个体私营企业为1.1%,三资企业为4%。

  主要政策取向

  (一)开放市场。《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发布。原则上明确了国家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的领域。国务院批准《邮政体制改革方案》。基本思路是:实行政企分开,加强政府监管,完善市场机制,保障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确保通信安全;改革邮政主业和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发展现代邮政业。

  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外开放四个重点:一是以开放促改革,鼓励外资参与国企改造;二是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参加区域经济合作;四是把就业作为优先目标。

  国家发改委公布石油流通体制改革分步走的次序:改革产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放开批发环节,放松油源控制。

  铁道部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铁路建设经营的实施意见》。主要措施是:探索合资铁路经营机制和经营政策;建立市场化融资机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铁路企业重组改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全面放开铁路建设市场;改进政府投资调控方式;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商务部发布《汽车贸易政策》,允许有条件的外国投资者进入国内汽车贸易领域,并在经营方面充分体现国民待遇。

  商务部提出《关于促进中小流通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深化国有中小流通企业改革,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外资等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中小流通企业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在企业改制中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防止逃废、悬空银行债务。

  民航总局制定《民用航空企业机场联合重组改制管理规定》。一是明确放宽投资主体,放宽投资范围,允许各种所有制主体投资民用航空业。二是保证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三是保证公平竞争,防止垄断。四是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加强政府监管。

  (二)完善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金融服务。央行负责人表示,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在下一阶段会出现六个转变:更注重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更注重直接融资和股权融资;更注重面向消费者和个人;更多面向第三产业;更好地为企业走出去服务;对科技创新给予更多关注。

  银监会发布《银行开展向小企业贷款制度意见》。要求银行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下,推进小企业贷款的制度和产品创新,实现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商银行制定十项措施支持小企业贷款。今年前7个月全行累计向小企业发放贷款939亿元,比年初增加81亿元。

  (三)制定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一揽子”方案。该方案由国务院研究室牵头,大约20个部委参与起草,目前,调研工作已经基本结束。

  (四)转变增长方式和规范市场秩序。《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国家将收回一级探矿权,在此基础上制定矿区总体开发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再实行煤炭资源二级探矿权和采矿权市场化转让。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全面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国务院通过预防矿难规定,推出严厉措施。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公布。政策明确了今后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方向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钢铁工业发展道路,建设钢铁强国。政府将限制落后的、盲目的发展。铝业新政也即将出台,严控氧化铝和电解铝,提高产业集中度。国家发改委发布重点行业结构调整指南,并对一些重点行业提出结构调整的指导性意见,这些行业包括水泥、钢铁、皮革、造纸等。

  (五)完善税收。国家税务局下发《2005年反避税工作要求通知》。要求把长期亏损、长期微利或跳跃性赢利却不断扩大经营规模的企业作为反避税审计的对象。国家税务局要求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等的税收审计和监管。

  评论和建议

  三季度非国有部门的投资增速进一步减缓,回升中止。工业增速平稳。亏损企业增多。进出口增速继续下降。总体保持了稳定较快发展。

  政府和金融部门继续为落实国务院“非公经济36条”制定配套政策。转变增长方式、结构调整、贸易摩擦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压力加大。在经济运行中,在规模经济效益显著、对资源和环境影响严重的领域,如钢铁、铝业、水泥、钢铁、皮革、造纸等,产业规制和企业重组、淘汰的进程加强。在中小企业集中活动的领域,对于资源和环境加强保护的政策,规范市场秩序的政策,也在促进产业进入成本和营运成本向正常的成本水平靠拢,并进一步淘汰违法违规的“黑心企业”。贸易摩擦加剧,特别是纺织品的争端激化几近贸易战,导致出口下跌,预期下降,打破了一些人对于美国政府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对于自由贸易的迷信,也促进了一些有远见的私营企业出境办公司。

  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然较快,投资结构不合理。煤电油供求关系有所改善,但总体形势仍然偏紧。铁路运力仍然偏紧。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农村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仍很突出。

  产能过剩影响经济持续增长的问题已经突出,既成为宏观调控面临的重要难题,也是非国有企业追求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三季度工业企业利润继续回落。1-8月,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非国有企业已经占亏损企业总数的80%左右,这显示出非国有经济的精英力量,已经成为了新一轮结构变动中调整成本的重要承担者。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其在结构调整比较快、贸易摩擦易于发生的竞争性领域广泛发展,取代了原来众多的国有、集体企业是分不开的。而这些消失了的公有制企业,原来曾经是20世纪80、90年代结构调整成本的主要承担者。

  这种现象的政策含义之一是,无论哪种所有制的企业,都会在结构调整时期付出代价。增速最快的非国有部门,已经逐步融入新一轮结构调整中,同时也进入了增速相对减缓的增长期。但防止民间投资反弹和盲目投资,仍然是一项比较长期的任务。

  政策含义之二是,在非国有经济,特别是内资非公有经济的结构调整中,政府在完善公共服务和加强产业引导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各种社会矛盾的发展趋势,创新机制,及时化解。因为,在非国有部门中,缺乏企业民主管理,缺乏有效的工会和共产党组织,缺乏合理的工资和社会保障,缺乏社会责任约束,一些地方的政府监管由于各种原因而失灵(如劳资冲突和矿难频发),这样在经济景气下滑和企业经营发生困难时,非常容易出现劳资冲突增加和矛盾更加激化的事情。据了解,上半年在广东就出了不少问题。各地媒体报道的有工人王斌余讨薪案、“百余讨薪农民工游行中袭警”、“广州300工人堵国道讨薪防暴警察强行疏通”、西安“‘讨薪会’后农民工遭30多人毒打”,等等。针对目前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的一些突出漏洞,建议全国人大采纳法学界的提议,在宪法中恢复有关“罢工”的条款,承认事实,确认罢工的合法地位;并在劳动法中确认行业性/区域性集体谈判的法律地位,以增加工会维权的手段,增强工人自我维权的能力,扭转目前劳资冲突中越来越多的由政府强力部门来“买单”,充当“冤大头”,影响政府形象的不正常现象。为了探索和实施这些改革,政府应该部署有关试点。政府要学习英美国家,完善调整劳资关系的基本制度,在劳资关系中主要充当规则制定者、裁判,能够让工会和雇主组织办的事情,就让其充分发挥作用。上个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严厉限制罢工,政府经常出动军警对付工人要求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资的“违法行为”,资本家不可一世,“牛”得很,但这种机制导致工人与业主、政府之间的血肉冲突不断增加,规模越来越大,可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后来,在工人持续剧烈的反抗之下,资本家和政府似乎明白了什么大道理,实行“让步政策”,政府加强对于劳动市场的干预,在《1932年诺里斯-拉瓜地亚法》中,开始限制法庭使用罢工等禁令。在1935年的《瓦格纳法》和《国家劳动关系法》中,鼓励发展劳资之间的行业/区域性工会和集体谈判,建立劳资关系“三方

  性”机制,明显增强了工会的谈判力,而这种谈判力是工会迫使资方接受其工资要求的能力。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这种放开罢工、增强工会谈判力的“改革”行为不少,明显缓和了当时的劳资冲突,建设了那个条件和环境中的所谓“和谐社会”。1947年,美国政府在修订版的《国家劳资关系法》中,对这一时期的政策调整,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劳资关系紧张,缺乏有组织的调整机制,会导致产业争议或骚动,其必然的后果是干扰或阻挠商业。今天,新古典味道浓浓的美国《当代劳动经济学》,对于这一时期的政府作为也是津津乐道。看来,在标榜信奉自由主义的美国的法制思路中,劳资之间不能自我制衡的局面也是一种破坏性的选择,它会扭曲政府行为,将政府推进劳资冲突的第一线,帮助资本家“堵枪眼”。劳动市场冲突的第一大缓冲地区和协调机制,应该在工会和雇主的博弈之间。鉴于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和资本是最原始的基本经济/社会关系,是初次分配的要害部位,我国政府对它的重视程度还应该提高。这个领域出现越来越深刻的矛盾,政府有限的二次分配善举难以达到建立和谐社会、平稳渡过“矛盾多发期”的政策目标。为了缓和劳资关系,建立和谐社会,政府完善二次分配制度的方案,应该与改进、创新“初次分配”领域中的劳资协调机制互相配合(还要包括完善税收),形成上、下联动,宏观、微观层面相互支持,全面协调的新型收入分配机制。

  总结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结构调整缓慢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政府功能不完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公民社会”机制缺失。

  解决这些问题,要依靠努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民社会”的不同利益集团制衡机制。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