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限时抢购背后的利益冲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 10:46 东亚经贸新闻

  “两小时内限时抢购,买一件原价,买两件7折,买三件6折!”25日下午1时,重庆路上一家大商场内的某品牌专卖店前两位导购小姐一边拍手一边大声地吆喝着。

  “我要这件!”“这两件帮我包起来!”几十位年轻的顾客蜂拥而至,一时间这个面积只有四十多平方米的专卖区被挤得水泄不通。

  限时抢购的好处很明显——于商家,可以提高营业额;于消费者,可以买到便宜货。

  无论对于买方还是卖方来说,限时抢购的背后,都与各自的利益息息相关。

  限时抢购并未“限时”

  “限时抢购,周末两天,全场4折,概不退货,时间一到恢复原价!”这是22日红旗街一商场内几个品牌推出的促销活动。当时是人头攒动,许多人都拎着大包小包往这个专柜钻,向那个专柜挤,商场一片“繁荣”景象。

  然而,记者25日再次来到该商场,发现其中一个品牌仍然挂着限时抢购的牌子;而另外两家虽然不再“限时抢购”,但服装标出的售价却和限时抢购时段的价格一样——原价278元的裤子,现价只售112元。

  “限时抢购其实并不比平时便宜。比如你看到的那条裤子,去年卖到2折还有很多存货。但是今年再翻出来作为应季的商品挂上‘限时抢购’的字样,价格升至4折仍会有很多人争相购买。”某商场采销部门主任这样说。

  营业额是平时4倍

  商家为何对“限时抢购”乐此不疲?

  “消费者认嘛!”25日,重庆路某商场内某品牌服饰代理商说,平时不打折的时候,这个品牌服饰每天的营业额在2700元左右,而周末两天限时抢购,平均每天营业额可以达到1万多元,几乎是平时的4倍。

  价格便宜了,利润为什么反而升上去了?一位导购员一语道破天机:“每逢商场推出限时抢购或者折价金额特别大的时候,客流量便是平时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限时抢购应该有规范

  近几年来,省内由于限时抢购客流过多而发生过几起踩踏事件,后果十分严重。记者走访各大商场时发现,在人流非常多的情况下,并无专门人员组织疏散人员。

  对此,吉林省商业联合会秘书长谷志波表示,“限时抢购”容易聚集人气,但也容易造成人员挤伤,不法分子也会趁机扒窃。另外,有些不法商家利用这个机会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因此,商家在举办此类促销活动中,首先要从诚信角度出发,另外,还要从消费者安全角度出发,必要时控制促销“规模”,事先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

  据悉,省商业联合会曾在2003年下发通知,要求企业在节日促销时必须有应争预案。但这仅是针对行业内部120家大型企业提出的倡议,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小商业企业也汇聚到市场中来,这部分作促销活动相关机构很难干涉。

  因此,谷志波表示,在不干扰正常市场秩序的前提下,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规范促销活动。(东亚记者 马琳)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