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半扇打开的大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 09:36 中国财经报

  台湾农产品在大陆流通的大门,我们已经用行动打开了一半,但是台湾自己的那一半将何时打开?

  罗晶

  对台湾15种水果给予进口零关税政策,大陆打开了台湾水果销售的大门。据不完全统
计,政策出台后,仅7-8月,进口台湾水果400余吨,各地市场反映良好。台湾农民对此反响热烈之余却依然存在顾虑。“我们渴望更深度的合作,可现实中确实还存在着障碍”,做了多年水果生意的唐麒钧对记者说。水果是大陆与台湾农产品贸易的一个典型。以水果为镜,台湾农产品在大陆流通的大门,大陆已经用行动打开了一半,但是台湾自己的那一半却不知将何时打开。为台湾水果提供全方位服务

  事实上,对于

台湾水果的销售,大陆所做的努力远远比出台一条政策要多得多。昨天在台湾果园的水果今天摆在上海的货架上已经成为现实。

  据了解,福州市政府和有关口岸部门表示,要着力构建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平台,不仅要开辟福州、

福建绿色通道,而且还要开辟辐射周边省份和内地的绿色通道,努力使福州马尾成为台湾水果进入大陆的专用港。

  据悉,厦门出入境边检总站东渡站将为载运台湾农产品的船舶提供“预约”服务,全天候24小时为载运台湾农产品的船舶办理边检通关手续,确保载运台湾农产品的船舶在口岸通关时不等候、不滞留。考虑到蔬菜、水果等台湾农产品有特殊保质保鲜要求的实际情况,将为载运台湾农产品的船舶办理网上检查手续,确保船舶一靠码头即可卸载。此外,水果市场也腾出店面,等待台湾水果经销商落户。

  然而,与大陆积极“破冰”相比,台湾当局的声音多少有些不和谐。一位台湾水果商对记者说,陈水扁政府大肆宣扬大陆的效率很差,零关税政策只是一纸空文等等,力图阻止两岸农产品的交流。优势在互补中双赢

  在台湾农粮产业中,以水果占的比重最大,达38%,零关税和高水准的服务像一团火苗,点燃了台湾水果生产者进军大陆市场的热切渴望。

  台湾农民联盟常务理事詹澈在接受台湾一家媒体采访时表示,“台湾农产品应早些进入大陆,农民也应更多地到大陆发展。更早建立台湾农产品品牌,才能更具有

竞争力。”

  詹澈的声音代表着多数台湾果农和水果商的心声。唐麒钧告诉记者,零关税的消息在台湾果农行业引起了积极响应,果农和协会一致认为这是个非常利好的消息,果商对于开拓大陆市场充满热情和期待。“大陆方面的态度很好,说干就干,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和帮助”,唐麒钧说,尽管水果销售在运输、储存上风险不小,但销往大陆是台湾水果很好的出路。

  事实上,台湾水果进入大陆并不会冲击大陆的市场。“台湾有很多热带水果品种是大陆所没有的,其进入大陆市场实际上是丰富了大陆水果的结构”,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雪恒说,大陆市场巨大,进口台湾水果的总量不会对大陆水果造成冲击。

  存在互补性的不仅仅是水果。台北大学副校长司种敖教授就对大陆的蔬菜非常偏爱。“这次来大陆看亲戚时,吃蔬菜吃过了瘾”,她笑着说。事实上在台湾,由于前段时间受台风的影响,蔬菜的价格一路飚升,几十块钱买半棵菜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大陆对台湾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如果两岸的农产品能自由流通,对双方都有好处”,司种敖说。

  台湾东吴大学国际贸易学系副教授认为,两岸如果能建立合作机制,垂直分工,以台湾进步的农业科技,培养新品种及育苗,在大陆从事生产和加工,两岸可以互利互补。民间交流从未中断

  尽管实行了零关税,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台湾海峡两岸联合经贸协会秘书长洪玺曜认为,水果“登陆”有两个关键:一是零关税、二是运输。现在可以通过“两马”的航线运输,总算快了一点,但是仍然不理想。

  超大现代农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郭浩认为,台湾农产品进大陆急需解决的三个问题:运输通道、通关检疫问题和产销对接。

  事实上,长期以来,台湾农产品扩大在大陆市场销售的最大障碍是台湾当局以非经济因素干扰两岸农业合作。此外,两岸至今未能直接通航,也是台湾农产品扩大在大陆销售的最大束缚,目前台湾少量进入大陆市场的农产品须转经第三地,时间长、成本高、风险大。

  “经济问题就要用经济手段去解决,不要把贸易问题泛政治化”,台湾中华财政学会理事长陈听安对记者说。据消息人士透露,目前,由于台湾政府的相关财税政策,台商在大陆投资常常面临“后院失火”的危险,不少台商不得已改变策略,转道香港,变成港商身份再进军大陆。

  “零关税是WTO条件下,经济全球化态势下,关税发展的趋势”,中央财经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所长汤贡亮认为,大陆主动大幅度降低关税,本身是履行世贸承诺、开放市场的表现,此举打开了两岸经济交流更密切的渠道。

  “尽管困难重重,但民间的交流从来没有间断过,而且每年都在增加,民间组织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唐麒钧告诉记者,每年都有200到300个民间团体在两岸之间进行考察,并且得到了大陆政府的有效帮助。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