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水分很难拧干 根源在于药品定价依据模糊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 13:52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富子梅 每次降价后,降价药品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疗效相同的“新药”,于是,价格又恢复了原有的水分。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药品的定价依据是模糊的 日前,国家发改委决定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药品这种特殊商品的定价依据是模糊的。我国对药品的定价办法有两种,政府定价和市场定价。纳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属于政府定价的范畴,占全部药品品种和数量的10%左右,其余的大部分药品则由市场来决定价格。回顾历次药品降价可以发现,价格主管部门主要依据社会平均成本、市场供求状况等来制定和调整药品价格。而现有的社会平均成本、市场供求状况都是不准确的,很难反映真实情况,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药价水分总是拧不干。 先看成本。由于缺少公众的参与,价格主管部门的几个工作人员要面对全国数千厂家生产的上千个品种数万种规格的药品,根本管不过来,只能根据企业报来的数据核定成本。然而药厂给出的成本常常是虚高的,因为药品的主要成本是研发费用,而我国自主研发的药品不多,大多是仿制药,因此成本并不高,也不遵循药品成本前期较高,后期快速下降的规律。所以这样计算出来的社会平均成本常常是不准确的。这就使“新药”改头换面高价出售有了可钻的漏洞。 再看市场供求。价格主管部门通常更关注市场需求量较大的药品,但这些药品目前的市场需求状况并不真实。降价目录中的药品大多是抗生素,是要凭医生处方才能销售的,其销售量的80%在医院。而医生往往是大笔一挥,开出长长的处方,一个小小的感冒,也要开三四种抗生素让患者服用。再加上医生回扣、以药养医等因素,市场需求难免畸形放大。 在这种状况下,那些与降价药品疗效相同的新药自然会“横空出世”,甚至出现过同一种化学药有50多个商品名称,连医生都被搞晕的怪事。因此,要让药品质价相符,降价只是权宜之计,关键是要不断推进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从根本上消除药价虚高的土壤。 可喜的是,由发改委筹建的药品定价中心可能将在近期挂牌。专家认为,药品定价中心将从体制上改变价格形成机制,建立一套科学的定价理论,对医药价格的合理确定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