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粗鲁警车暴露特权思想 慎用警车开道更重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 08:47 京华时报

  湖北省公安厅18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规范警车开道,保护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树立交警“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严禁使用如“靠边”“让开”等生硬语言,多用“请让行”“谢谢”等语言。(详见本报10月20日A14版)

  警车开道,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话题。湖北省公安厅下发紧急通知,从最基础的语言起规范警车开道,无疑是一种进步。然而,在笔者看来,改口容易,换思想难。即使开道警
车改了口,恐怕也并不能就树立起“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因为语言生硬只是表面问题,而深层次的问题还是生硬语言产生的思想根源。

  常言道,言为心声。显然,从“靠边”“让开”这些生硬的语言中所体现出来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说话粗暴问题,而是言说者思想的整体暴露。显然,生硬的语言是对群众的一种呵斥,是一种语言暴力,所透露的情感只能是对群众的漠视与冷淡,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更甚者是那种耀武扬威,极显世间唯我独尊的嚣张。很难想像,以此种语言对待老百姓的人,会在感情上与老百姓贴得很近,会从群众的立场考虑问题。语言是思想的体现———“靠边”“让开”这些生硬语言所体现出来的,其实就是一种毫无掩饰的特权思想。

  要改变语言的暴力,首先应当消灭特权思想。“靠边”“让开”换成“谢谢”“请让行”,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改变,并不能保证一些人在思想上对百姓如此谦恭;剔除头脑中的特权思想,才是树立交警“亲民、爱民、为民”良好形象的根本途径。

  摘编自《燕赵都市报》10月21日 文/刘太福

  慎用警车开道更重要

  一声“谢谢”固然体现了警察的文明作风,但警车开道体现的首先是一种强制权。公众对警车开道满不满意,主要在于强制权是否行使得当,而不在于是否把“谢谢”挂在口边。如果这种强制权行使得当,警察不用说“谢谢”,行人和其他司机也会主动配合。

  不知湖北省公安厅在出台通知之前,是否对公众对警车开道有关事项做过民意调查。不过以我之见,时下公众对警车开道的不满,绝不是说不说“谢谢”,而是警车开道过多过滥的问题。无须讳言,时下警车开道在很多地方极不规范,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领导下基层时警车先行。警车开道成了一种排场,甚至下级巴结迎合上级的一种方式。省领导到市里调研,市里警车开道。市领导到县里调研,县里又警车开道。党的干部本应深入群众,动辄警车开道,实际上是脱离群众的表现。呼啸而过的警车,令人联想到的是封建官员出行时差役高举的“回避”“肃静”牌子,而不是人民公仆关心群众冷暖、主动融入群众的可贵作风。

  事实上,国家和各地对警车开道都有规定。如果严格执行规定,国家重要领导人视察,或者特别重要的紧急公务,公众是能够理解并礼让的。与之相反,地方官员头脑一热就决定警车开道,一边是警灯闪闪,警笛长鸣,一边是“谢谢请让行”,公众反倒觉得滑稽。警车开道时吆五喝六当然要管,但更重要也更关键的是,管住那些有权指挥警车的官员,使他们懂得慎用警车开道的意义。

  摘编自《潇湘晨报》10月21日 文/朱述古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86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