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民工入内不仅是歧视 更是罪恶与文字暴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 01:01 中华工商时报 | |||||||||
石敬涛 今年5月份以来,宁波九龙湖风景区大门处挂着一块黑底白字的警示牌,上面写着:禁止衣冠不整者、拾破烂者以及外务人员擅自入内,不止步者后果自负。 “民工与收破烂者不得入内”,这块黑底白字的警示牌,就像海斯特白兰胸前的红字
其实,对于农民工群体的这种“明目张胆”和赤裸裸的歧视,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比如,在此前沈阳某大学以保护学生安全为由,曾经“禁止民工入内”。笔者认为,接二连三发生类似事件,除却已经根深蒂固的“习惯性歧视”外,还反映了国民认同感的偏离和自身不安全感的增强。 虽然不久前有个别所谓“学者”依然在宣称“目前中国不存在两极分化问题”,但是铁的数据表明,我国的贫富差距正不断拉大。据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仍在以每年0.001个点的速度提高,现在已经达到0.49,大大超出了世界公认的国际警戒线。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现状,在当前社会急剧转型、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过程中,社会成员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对当前现状的社会结构产生个人的重新定位和诉求,重新评估自身的安全系数和寻找新的认同。毫无疑问,九龙山庄及其整个风景区的管理者,以及他们的顾客如政府官员、大老板等,之所以公然挂出这块黑底白字的警示牌,显然就是他们“重新定位和诉求”之后的一个结果。 正如风景区管理人员所说,如果让这些民工和拾破烂者进来了,会影响景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如果让这些民工和拾破烂者进来了,是让政府官员、大老板等没有了“安全感”。“禁止民工入内”的警示牌显现出的,是这些所谓“精英阶层”对农民工等社会底层的一种强排斥与漠不关心的鄙视态度。而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这样一块歧视意味十足的牌匾,同样也让农民工等平民阶层对所谓“精英阶层”平添了所谓的“仇富”心理。 一个缺乏融合的社会很难是和谐有序的社会。而一块小小的警示牌就像天空那道“银河”,无形之中就把平民阶层和所谓“精英阶层”断裂得如此泾渭分明。人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把自己归为某一类,同时又自觉不自觉的把一些人排斥在外。而在正常情况下,在一个健康的多元的社会条件下,平民和精英,他们虽然“对立”,但本应该是能够互相制衡,并且应该能够形成一个整体、健康、和谐、安全的社会的。但是现在,这种认同感却发生了较大偏离,两者也成了不能相融和共生的对立。 有人说,一个社会的稳定程度,实质上取决于这个社会成员对自身安全感的安全系统。当专为政府官员、大老板等服务的风景区禁止民工入内的时候,其实这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习惯性歧视”的问题了。不安全感的增强和认同感的偏离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矛盾的激化,才是“禁止民工入内”的警示牌下掩盖的真问题。 “如果你要有个美好的将来,那将是与他人共同的将来。”不能任由“禁止民工入内”这种上层对下层的排斥化渐趋刚性化了。“禁止民工入内”的警示牌下掩盖的真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了。它鞭策着我们,要坦诚地面对问题和危机、认真地思考和化解问题的公共政策。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