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程瑞华:面对越来越多贸易摩擦我们该做些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 10:12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程瑞华

  备受瞩目的中美纺织品第六轮磋商终究没能如人们所愿。为期两天的磋商,双方没能就双方所关心的问题达成协议。联想到此前欧盟与中国就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的协议,尽管该协议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贸易战的威胁,但纺织品和服装的无配额贸易对中国仍是一个遥远的梦。

  从理论上说,随着今年1月1日起实施了几十年的全球纺织品和服装配额制度的寿终正寝,世界纺织品市场即可以真正进入“自由贸易”时代。然而,配额取消还不到6个月,美国和欧盟就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采取了进口限制措施,从而把全球纺织品贸易又拉入了不确定之中。特别是美国,从5月1日宣布对部分中国产品进口设限,几次磋商未果,随后又采取了一些新的设限措施。

  从西班牙火烧“中国鞋”,到俄罗斯的“清关贸易”事件,从欧盟对中国彩电极力排斥,到美国对中国

纺织品大打出手,无数的“中国制造”正在品尝着贸易频繁摩擦的痛苦。据商务部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已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637宗涉及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别调查。

  反观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反倾销现象,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设置障碍的情况下,中国企业要想走出困境,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已成当务之急。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对外贸易额逐年增长,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贸易国。但是,我们离贸易强国的距离还很遥远。在巨额贸易额的背后还存在着巨大的隐忧。

  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就是虽然中国纺织行业在国际市场具备很强的竞争实力,但目前我们纺织品行业总体上还处于加工这一低端环节。一是在设计、流行趋势的发布等方面,西方潮流仍占主导力量,中国服装产业缺失话语权。二是在品牌方面,意大利、美国、法国等国家的一批国际大牌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一直牢牢占据着世界服装市场的高端,获取高额附加值,而中国服装产业目前尚没有一个世界性知名品牌,多数企业却仍停留在替国际知名品牌做加工的阶段,自有品牌几乎走不出去。即使具有出口能力的面料企业或服装品牌企业,价格也非常低廉,走低端路线。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低廉的劳动力供给也许是无限的,但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的供给却是十分有限的,这正是中国制造的最大软肋。有资料显示,中国企业的发明专利只有日本和美国的1/30,许多企业的核心技术基本依赖国外进口。最新的世贸组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彩电企业的生产量约占世界彩电总产量的一半,但当该产业从普通彩电向高清平板化升级时,因为液晶技术和

等离子显示技术的核心部分分别掌握在夏普和富士通手上,国内彩电企业却因无能为力而不得不掀起新一轮的引进浪潮。

  不可否认,人口众多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选择“中国制造”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中国改革的成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准备了资本和市场的基础。但是,也只有实现了向“中国创造”的转型,“中国制造”的价值才能得以充分体现,也才能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归宿。而这正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