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PVC保鲜膜致癌悬疑 > 正文
 

从食品保鲜膜事件看我国公共政策与国际接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 02:22 第一财经日报

  这几天,在国内对公共安全事件已见怪不怪的麻木中,“PVC食品保鲜膜”激起了不小的震动。

  本报首先独家披露,“PVC食品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容易析出,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对人体有致癌作用!”这一报道立刻使PVC保鲜膜的危害性问题引起社会关注。上海市质监局迅速出面表态,将对上海超市使用PVC保鲜膜的情况进行全面抽查,同时将对PVC保鲜膜的安
全性进行检测。

  消息迅速扩散。在卫生部所在的北京,市场及有关部门的关注度已经迅速上升。从目前情况看,“PVC食品保鲜膜”一事,已经演化成了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共安全事件。

  首先从技术层面看,PVC保鲜膜究竟是否有害?据北京市塑料研究所的一位工程师向媒体表示,PVC材料本身作为食品包装材料是安全的,但在加热状态下则可能存在危险。因为PVC是一种硬塑料,要将它拉成透明柔软的保鲜膜,必须要加入大量主要成分是乙基己基胺(DEHA)的增塑剂,增塑剂在加热的环境下容易释放出来,并渗入食物之中。DEHA食用后会干扰人体内分泌,引起妇女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男性精虫数减少,甚至精神疾病等。

  正因为如此,欧洲早在1992年就禁止使用PVC作为食品包装材料。日本也在2000年禁止使用PVC食品包装。据世界包装组织理事会宣布,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和欧洲各国现已全面禁止使用PVC包装材料。

  既然如此,为什么PVC食品包装目前在中国市场上还大量使用呢?要探究这个答案,就揪出了问题:中国现行的国家卫生标准有一部分已经过时了。据了解,中国现行的国际卫生标准是1988年制定的。从那时起开始实施的《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和1994年实施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都认可PVC可以作为食品包装材料,包括保鲜膜。

  问题看来清楚了,我们的公共政策调整没有跟上步伐,没有及时调整。在一些发达国家因为潜在的安全隐患而纷纷停止使用PVC保鲜膜时,我们忽略了相关的信息,或者说我们还顾不上如此挑剔,因此我们的公共政策就表现出了差距。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与别人的差距是5~13年。

  这算不算公共政策的失职?这样问可能太尖锐,但不这样较真可能就发现不了问题,就难以真正有所改进。两年前的曾席卷国内的SARS疫情,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意识到公共安全的重要,没有了解到以公共政策来实现公共管理的重要,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意识到了,因为学费已经交过了。

  不过,从一些媒体的报道来看,在这个问题上,一些部门还是经不起三问,很快就以不清楚来“婉拒”了。

  在一个越来越强调公共服务的社会中,在一个公共政策承担着越来越多责任的社会中,在一个人们对于公共安全需求越来越高的社会中,“婉拒”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只会导致更大的问题。

  客观地说,由于国内的公共政策及公共服务都在逐渐完备之中,在一些过去没有遇到过的问题面前,出现一些失误是正常的,这是系统的失误。但必须清楚的是,我们接着就必须以较真的心态从系统上来解决问题,堵住漏洞,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就PVC保鲜膜这一个案来说,至少在两个环节上存在值得改进之处。一是公共政策的制定体系存在问题。我们的

食品安全标准应该随着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时代要求发生变化,这方面我们有先进的标准可循,有榜样可以借鉴,只需要主动与国际接轨就可以了。公共政策也应该与时俱进。

  二是公共政策的执行存在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实际上就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过程。管理之中既包括服务,也包括监管。行业管理或者市场管理,都属于公共政策的执行之列。在现实之中,国内各地都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

  但愿PVC保鲜膜事件成为一个坏事变好事的开始,引导各方面能够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中,向着更合乎时代要求的、更有效率的、更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25,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