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当权者独享改革成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 09:19 中国经济时报 | |||||||||
北京评论吴钩 发生在湖南省衡阳县工商局的一场人事改制,使该局50多名没有权力背景的大中专毕业生一夜之间从行政干部变成了勤杂人员,而30多名违规进入工商局的非政策性安置人员却因为与领导沾亲带故,被优先收编进了工商部门。(10月18日《中国青年报 》 与其说这是一次旨在精兵简政的人事改革,不如说是某些领导借“改革”之名安插关系户的人事
本来,在冗员严重的情况下,进行人事分流是实现增进行政效率、减轻财政负担的必要之举,但是,如果人员的去留由权力说了算,改革必然成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权力游戏。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事改制是一场零和的利益博弈,一个人要保住位子,就意味着另一个人要被分流出去。博弈的零和性质,一方面引发了人事竞争上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权力背景的竞争者试图凭借特殊身份寻求特权照顾,也是完全可以想象和理解的。于是另一方面,设置公正的人员去留标准、公平的分流程序就显得特别要紧,只有如此,才可能防止“虾有虾路、蟹有蟹路”的不当竞争。 如果在这一博弈过程中,谁去谁留的问题由领导说了算,分流标准与程序被官员的权力意识所取代,其不公正程度,只怕比“抽签上岗”之类更甚。因为出于利害关系上的考虑,权力拥有者会将岗位预留给具有权力背景的竞争者,而无权无势之人却难逃被“分流”出去的命运。如此这般的“人事改革”,显然已不再是实力的竞争,而是权力关系的较量,谁有权力背景、谁与领导亲近,谁就胜出。 改制的收益按权力亲疏序列分配的结果,就是由无权无势者承受了改革的全部成本,而权势拥有者则借机完成了一次权力的“近亲繁殖”。这不仅仅是“改革不公”的问题,在“改革”的漂亮包装之下,其实还隐藏着某些领导因私废公、滥用职权的人事腐败。进而言之,正因为在人事改制进程中未能有效遏制权力腐败,才导致了人事改制的不公正。 在各项改革(包括人事改制)正在成为社会进步推进器的当前,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来防止权力独享改革成果,否则,改革的初衷难免被扭曲,改革的正当性也将被破坏。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