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型的亚洲替全球油荒受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 15:55 《新财富》 | |||||||||
陶冬/文 “高油价会压垮世界经济,”经济学家们一次次地警告。国际石油价格从每桶30美元 涨到70美元,世界经济似乎并未受到大的影响,经济学家们的警告一次次地
被证明是“狼来了”。不过笔者感到,高油价压力下,部分经济体正开始出现裂痕。 笔者认为,油价上扬对经济所造成的伤害并非线性的,即油价从30美元上升到40美元一桶对经济的影响与60美元升到70美元所带来的冲击不同。同时,油价上升对全球经济的压力并非均匀分布,即某些经济体抵御压力的能力较弱,裂缝很可能在局部先出现。 石油价格迭创新高,但是世界经济未受大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出现了变化。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油价高企拉动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但却没有引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的那种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飙升。CPI不涨,消费者的钱包不缩水,央行也不必急着大幅加息,经济所受到的冲击自然不大。发达国家CPI与PPI脱钩,实际反映出在全球化下生产线的外移。本国不再生产,油价推动下的成本压力便与30年前石油危机时的处境不可同日而语,只剩下汽油一项受影响。 欧美不再生产玩具、鞋子,必有其他国家在替他们生产。作为世界加工厂的亚洲便成为高油价的主要承受者。亚洲出口企业普遍缺乏定价能力,为保出口,通常不敢大幅加价,于是全球消费者受益,出口商利润遭蚕食。不过,各国普遍对成品油价进行价格补贴,国内汽油价格多低于国际价格水平,这令出口商得以喘息。各国对国内油品补贴的手段不同。东南亚各国主要是通过财政手段,贴补国内外汽油差价。国际油价越来越高,其财政负担颇有捉襟见肘的感觉。中国、印度并未对油品进行国家财政补贴,而是通过国家控制的石油公司来拉低国内油价,结果造成石油公司的亏损。国内油价管制在亚洲由来已久,但是超高石油价格下,裂缝开始显现,亚洲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受害者。 受长期高油价影响,泰国经常项目收支大幅恶化,财政状况也隐患丛生。政府于7月宣布取消油价补贴,由此拉动8月通货膨胀,央行被迫加息,经济增长在今年下半年预计明显放缓。在印度尼西亚,对油价的财政补贴已占到GDP的1.5%,根本无法长期维持。同时出于政治考虑,尽管通胀反弹,央行也不愿加息,导致印尼盾与美元之间的息差大幅收窄,本币储蓄大量流向外币储蓄,货币贬值变得不可收拾,印尼盾曾在一周内贬值10%,最后印尼央行被迫连续大幅加息并减少汽油价格补贴一半,其经济所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可能导致的社会、政治动荡则不得而知。菲律宾、马来西亚也面临着类似的补贴两难,处理不当或油价进一步攀升都会给经济造成严重后果。 中国的家底比东南亚各国殷实,无论经常收支还是财政负担,都暂时看不到明显的不妥,通货膨胀压力也不大。但是,高油价以油荒的形式折射在中国的土地上。3年前中国的零售汽油价基本与国际水平相若,但是今天则比国际水平低1/3。石油市场价、汽油计划价下,石油公司每卖一吨汽油亏损1000-1200元。在中国市场上占垄断地位的两大石油公司,均在香港上市,必须为全体股东负责,于是出现汽油供应减少甚至出口增多的现象。一轮又一轮的“油荒”袭击着广东,油站前等候加油的汽车长龙更广为国际传媒报道。政府压低汽油价格的本意是维持低成本,结果货柜车数小时等候加油的成本还是浮现出来—广东省货柜运输价格近来急涨两成,在已饱受民工荒、电荒折磨的出口商肩膀上百上加斤。 高油价导致金融风暴式危机的可能性不大。除中国之外,各国投资依然偏冷,企业负债率并不高,汇率弹性也已增大。各国的经济增长、经常项目、通胀和利率都会受影响,个别国家可能大受影响,但是国与国之间并不存在传染机制,爆发区域性危机的风险似乎不大。现在谈危机还为时过早,不过在长期高企的油价下,以国家为单位的受害者开始在亚洲出现。-(《新财富》2005年10月号最新文章)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