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新农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 11:01 解放日报 |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党和政府力求在本世纪将我国建设成一个均衡、公正、互信和平顺的社会,成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作为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我国城乡之间、市民农民之间在收入、环境、教育、社会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使农民、农村的面貌
在上海,虽然农业人口的比重不到20%,但仍然有250余万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上海应该增加郊区、“三农”工作的比重,要精心策划、重点突破,为全国“三农”服务。 2004年上海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高出1.3倍,绝对差距约为9300多元,人均消费支出城市居民比乡村居民高出约1倍,绝对差距约6300元,城乡经济差距依然很大,另外,在教育、卫生、文化等诸方面城乡差距也没有明显缩小的趋势。要尽快缩小城乡差距,除了城市积极支持和反哺农村、辐射和带动城乡统筹发展外,建设新农村,将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2004年上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37元,是同期全国农民平均水平的2.5倍,而其中直接来自于农业的收入仅占12%,工资性收入则接近80%,从全国的层面来看,上海的农民已经处于相对富裕状态。因此,上海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建设有上海特色的现代化新农村。一要充分体现经济发达的国际大都市特色,形成现代化的都市乡村,城乡良性互动,逐步消除城乡差异;二是新农村建设要与农业产业建设互动,以产业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村建设促进产业积聚,保证农民就业与收入水平同步提高;三是新农村的建设要与发展循环经济紧密挂钩,形成良好的都市生态环境。 上海的新农村,除了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等五方面外,还应具备新产业、新积聚、新文化、新生态。“新产业”是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形成新的农村产业,由“生产”农业向“经营”农业转型,将都市农业作为综合产业经营的基础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深度挖掘都市农业的潜在经济要素,以此来拓展农民的就业空间,扩大农民收入有效提高的途径。就上海农村实际来看,要建设农产品产业链和系列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形成“高效化的食品产业”和“特色化的休闲产业”两个新型的都市农业产业,保证农民失地不失业。“新积聚”则是根据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通过“三个集中”形成有上海特色的规模化新农村社区,使现代化农村与现代化城市充分匹配。“新文化”是指在建设新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同时保护和传扬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保护和传扬传统农耕和民俗文化的同时,创造符合上海国际大都市的现代农村新文明。“新生态”则指围绕形成良好的都市整体生态环境为目标建设新农村,把农业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形成环境友好型农业。(本文作者为上海财大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