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经济转型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 01:00 中华工商时报

  3 董永涛/文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关于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中心环节的思想,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经过26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从总体上,仍处在“导入型经济”发展阶段。所谓“导入型经济”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外力”,依靠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经营理念、经济管理经验等提高自己的生产水平和能力,通过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推动这个国家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就正处在这样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其现代化建设的早期,处于这样的发展阶段再所难免。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不能长期停留在“导入型经济”发展阶段,而必须由“导入型经济”向“内生自主型经济”转变。许多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的实践已经证明,一个国家经济若长期停留在“导入型经济”发展阶段,不加快由导入型经济向内生自主型经济转变,不但会给这个国家经济发展带来许多问题,而且还会损害这个国家经济安全甚至丧失发展经济的自主性。

  这些年我国由于一味强调“导入”,由于由导入型经济到内生自主型经济转变的缺失,导致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出现了许多问题: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招商引资的能力在不断提高,而内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却在不断下降;我国经济总量在迅速增加,但经济自控力和安全性却在不断下降;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不断加快,但我国经济对外资外商的依赖却在不断增强,国家和民族的主体性也在不断淡薄、减弱……长此以往这样发展下去,中国社会将会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发达国家的产业和技术将会长期主导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的企业将会长期为跨国公司和外国的知名品牌打工,沦为可怜的国际打工仔;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很大一大部分将会长期被跨国公司和外商拿走,我们只能得到比较小的一部分;中国人收入的增长速度将会永远落后于GDP的增长速度,中国人民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富裕起来,时间将要不可避免地大大推迟……这难道就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我们所要的“愿景”吗?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不能长期停留在“导入型经济”发展阶段,必须由导入型经济向内生自主型经济转变,而由导入型经济向内生自主型经济转变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道路可走。

  要走自主创新之路,加快我国由导入型经济向内生自主型经济转变,笔者认为:

  第一,当务之急是要打破对外资外商的迷信。这是我国走自主创新之路,加快由导入型经济向内生自主型经济转变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我们应当承认,外资外商外国的先进技术、先进经营理念、先进管理经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他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功不可没。但我们不能陷入对外资外商外国技术的迷信。无论什么再好的东西,只要我们陷入了对他的迷信,那就不好了,那就会变成教条变成僵化的东西,没有生命力了。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在承认他们的作用,虚心向人家学习的同时,把人家所有好的东西,统统“拿来”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创造出我们自己的东西。而我国现在现实情况却是,外国部分先进的东西我们确实“拿来”了,也就是“拿来”而已,至于如何消化吸收创新,创造出我们自己的东西,好像与我们没有什么多大关系。这就是对外资外商外国技术的迷信!一个民族要是这样发展下去,不但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只能长期成为人家的附庸而不能自拔。不打破对外资外商的迷信,走自主创新之路,加快我国由“导入型经济”向“内生自主型经济”转变,就是一句空话。

  第二,纠正错误的政策导向,充分发挥国家

宏观调控作用。政策导向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政策向哪个方向引导,社会就会向哪个方向发展。我国现在对外资外商的迷信与错误的政策导向有关。现在以GDP、引进多少外资、多少大项目论“英雄”的考核地方政府领导政绩的办法,是造成人们对外资外商迷信的重要原因。这种考核办法每天都在不断加剧我国“导入型经济”的力量,并使我国“导入型经济”日益凝固化、固定化。因此,走自主创新之路,加快我国由导入型经济向内生自主型经济转变,必须纠正这种错误的政策导向。(14G4)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