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后殖民时代贸易强国的困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 09:44 《经济》杂志

  没有殖民地,也就没有廉价的原料来源

  和理想的倾销市场,在后工业化国家制定的游戏规则面前,正在工业

  化过程中的中国的贸易强国之路步履维艰

  文/本刊记者 刘建辉

  6月份曼德尔森绷着脸来了,笑着走了,9月份满脸愁容的又来了,仍是笑着走了。已经数不清今年参加了多少次来华访问的贸易官员的记者会,从曼德尔森到古铁雷斯,每个人都是挖空心思想要中国出口少一点,进口多一点。中国的总体发展水平和欧美国家还差很多,想当初欧美诸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可以尽情地从他们的殖民地掠夺原料,然后把高附加值的商品卖给那些殖民地的穷人。而中国正处在欧美等国早已结束的工业化进程中,没有殖民地,没有廉价的海外原料来源,我们把质优价廉的产品销到那些财大气粗的国家还招来拳脚相加。这是为什么?中国又如何在贸易环境的历史差异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走自己的工业化道路?

  17世纪的荷兰、西班牙,18世纪的英国、法国,是当时的世界霸主。那是靠“枪杆子”说话的年代,他们可以很容易地从他们的轮船能够到达的地方获取原材料。18世纪英国在殖民地贸易和航海方面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凭借对殖民地的贸易垄断,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发展了本国的工场手工业,成为工业革命的先驱。

  资本主义的每一步发展,都同海外市场紧紧相连,谁占有更多的海外市场,谁就有了发展本国经济的优越条件。19世纪中期,美、德、意、日有了基本统一的国内市场。这些国家的统治者无一例外地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到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市场,倾销商品,强占原料产地,拓展殖民地,扩大海外贸易。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维持离不开一个庞大的国际殖民地市场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利润来源。

  那个时候还不需要“自由贸易理论”这个后来撬开众多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利器,因为他们是工业产品的垄断者。例如,水力织布机以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让英国在18世纪后期成为世界纺织业的中心,美国南部则是棉花的重要种植地。英国以很低的价格从刚独立的还很落后的美国进口棉花,然后将

奢侈品棉布卖给美国人。这在当时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英国是纺织品的主要生产者,没有任何对手。没有人敢要求英国减少他的纺织品出口。

  英国充当“世界工厂”的时期,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世界各国则在不同程度上成为英国原料供应地。而今天,当中国依靠自给的原料供应取得了纺织品的出口优势的时候,满世界都是竞争对手。我们无法用枪炮来打开欧美市场,只能是坐下来谈判,而谈判的规则还是由对方定。最无法忍受的是发达国家用于敲开中国市场的“自由贸易理论”却在此时变成了特保措施、技术性壁垒等。就今年热闹非凡的纺织品贸易话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说:“美国一向宣称自己是自由贸易的‘领头羊’,为何在纺织品领域却持一种反自由化的立场,这让人很不理解。”

  为什么会这样?这可能就是“后发劣势”吧。中国只能遵从那些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制定的规则。在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没有什么贸易规则可言,只是后来当他们无法任意使用枪炮打开其他国家的市场时才制定出了自由贸易的一系列规则。

  中国愿意遵循自由贸易的规则,历尽艰辛加入了WTO,但是中国争取到了在比较优势领域的自由贸易了吗?中国可以大量出口蔬菜时,发现这些蔬菜被一些“农药残留超标”等技术性壁垒挡在门外;

  中国可以大量出口纺织品时,发现这些纺织品却被“特保措施”将货物积压在了港口。

  有人说中国从后工业化国家制定的贸易规则中并没有得到多少实惠。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各国在产品数量限制、关税等传统壁垒上对中国出口的限制逐步地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的不利影响日渐增强。商务部的网站上不断更新针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调查案件的数据,涉案产品主要集中在近年来中国出口增长较快,且为传统大宗产品的轻工、机电、化工和纺织服装行业。

  关税降低了并不意味着生意就好做了。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王世春介绍,国外对中国进出口品设置了各种名目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技术壁垒,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及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采取一些技术性限制措施。2004年中国有近90%的食品、土畜产品出口企业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二是环境壁垒,包括环境技术标准、环境标志、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绿色包装制度、绿色补贴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等。

  三是社会壁垒,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对中国商品采取贸易限制。而日本为防范中国的紫菜,在这三方面都做了限制。

  国家质检总局WTO办公室副主任李海清列举了其他国家借助环境措施限制我国产品出口的大量例子。他认为,我国的出口对象主要是高度重视环保的发达国家,出口产品集中在低附加值、高能耗产品上,价格是我们竞争的主要优势。如果国内采取过严的环保标准,就会大大提高产品成本,最终影响我们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系教授张玮在接受《经济》采访时说,中国的贸易环境在加入WTO后总体来说还是变好了,但是日益增多的“技术性壁垒”将成为在短期内面临的最主要的进出口障碍。张玮认为,发达国家由于生活水平高,很多技术标准都比中国的要严格,而且他们并没有搞双重标准,对他们本国企业也如此对待,所以我们无话可说,只有接受。

  可是这总会让中国的出口商觉得委屈:当英国向其他国家出口棉布时,怎么没有人问他们的产品是否环保?他们的工人是否每天工作8小时?因为中国入世而一战成名的龙永图曾说:我一贯认为,对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要保持“平常心”,要过分渲染,贸易摩擦在国际贸易过程中是经常发生而且不可避免的,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这种情况可能更频繁一些,但不能因为有贸易摩擦就认为整个中国的贸易环境恶化了。

  恐怕没有人会认为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在不断恶化,但恐怕也没有人会否认,中国现在所处的国际贸易体系注定了中国要成为贸易强国比英美德日等国走过的道路要艰难得多。

  面对不利的外部环境,中国应该如何作为?面对发达国家的游戏规则,我们是否也可以成为规则制定者?中国出口到欧盟和美国的产品上都标有他们的质量认证符号,可是当中国去年制定自己的产品质量3C标准时,却招来一片反对的声音。9月1日美国商会发布的年度白皮书中对中国制定标准提出异议,美国商会主席卫兴华在接受《经济》采访时说,我们已经有了两个世界公认的标准,中国自己再搞一个只会造成重复,给国外的制造商带来很多不便。

  这算什么理由?

  标准是人定的,也可以被另外一些人否定。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研究员约瑟夫·弗朗索瓦认为,欧盟在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中赢得很不光彩:“此次危机是政治意志的危机,而不是市场情况意外变化的危机。”

  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未果之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提醒中国纺织品企业对美出口要格外谨慎,应加大纺织品市场多样化调整的步伐,转移市场风险。他还建议企业注意开发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以免受贸易保护之苦。在中国很多

  事情都是这样,在碰了钉子之后,才开始掉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张玮教授忧虑地认为中国的发展道路走偏了:“中国这么大的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怎么能主要依靠对外贸易呢?我们更应该注重开发国内市场,依靠内需发展。”张玮教授举例说,美国虽然是第一大贸易国,但是它的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很低。美国主要是靠内需发展,只有那些国内市场狭小的国家才可能依靠对外贸易走上富强的道路。像中国这么大的国家面临如此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靠对外贸易支撑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张玮认为,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最好要在国内的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印度虽然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中国,但是它国内的产业结构比较健全,基础也比较好,一旦对外开放,经济很快就能腾飞。世界银行也总说

中国经济以量取胜,而印度是以质取胜。”

  也许,张玮的话对中国的发展战略制定者是一针清醒剂。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