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一天为何要吃三顿饭VS饿了为啥不吃巧克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 15:10 人民网

  10月6日,27名来自河北和粤东贫困山区的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来到广州参加希望工程“手拉手”活动。在三天的活动期间内,他们被“一对一”安排到黄埔区荔园小学的少先队员家同吃同注。然而贫困小学生吃不惯家长们精心准备的鱼虾蟹美味,每天最想吃的还是面条、白馒头和野菜。一位叫丁肖霞的女孩晚饭时竟问“手拉手”对象,“今天我已经吃了两次饭了,怎么还要吃啊?”原来她在家乡每天只能吃一顿饭。

  一日三餐,可以说早已是文明社会的共识。只有及时摄入各种类型的食物,才能为身体保持充足的营养,也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道理。然而笔者万万没有想到,在一些边远的贫困山区,甚至就在广东梅州的丰顺县,一些孩子每天只能吃上一顿饭,从来就没有过一日三餐的概念。在广州的这次“手拉手”活动中,山区小学生丁肖霞的“无知”之问,让笔者感到的是无尽的心酸。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沿海地区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改善。在人均GDP逾五千美元的广州,“恩格尔系数”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市民吃饭早已不是仅为了填饱肚皮,而开始追求健康、美味和天然。这当然让人感到十分的欣慰,可我们却不能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在远离城市的贫困山区,至今还有人没能完全解决温饱问题。这些地方的孩子到了大都市里,最想吃的竟还是面条、白馒头和野菜,这岂能不让我们内心产生强烈震撼!

  有句名言说,“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在贫困家庭中长大的孩子,通常会更加自立和坚强。但是,贫困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一日三餐都得不到正常保证的赤贫,不仅会让孩子的身体受“亏欠”,还会让他们的见识不够宽广,产生一定的自卑和封闭心理,严重束缚个人的未来发展。所有的孩子都是祖国明天的希望,如果社会不能帮助这些贫困孩子,让他们在起跑线上就先输掉,无疑将是一件极其残忍的事情,也与

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不相符。

  媒体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情,宁夏银川的一位五年级小学生,听说山区有的小朋友吃不上饭,惊奇地问“饿了为啥不吃巧克力”。出现如此让人瞠目结舌的情况,应该说不能全怪发问的孩子,因为他们还承担不了巨大的责任。只有当我们整个社会都有足够的爱心,消除贫困和扶助弱者成为一致行动,让山区的孩子也能分享经济发展的果实,也能享受幸福美好的童年,城乡孩子间的隔阂才能得到化解,他们对于吃饭的一些“可笑”疑虑,也才不会在饭桌前再现。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