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穷人意在关注每个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 12:03 红网 | |||||||||
按国际标准测算,目前中国贫困人口为1亿人,“穷人经济学”将是十一五规划的理念之一。(见《成都商报》11月10日) 在公共政策价值取向——效率优先的引领下,我国经济社会取得迅速发展,2003年我国人均GDP就已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这个阶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同时又是各种矛盾的凸现期,如何趋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必然带来效率和公正之间的选择、取舍问题。在一定阶段,我们不可能牺牲过多的效益来兼顾公平,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后,兼顾的深度和广度应不断加大,这就需要在效益与公平二者之间进行很好地折衷。正如美国的一位经济学家奥肯所说,平等和效率都很重要,既要鱼,也要熊掌,社会应在二者之间进行折衷。那么如何折衷呢?奥肯的核心思想是,在保留市场经济制度的情况下增进平等。由于政府是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政府的行为,政府的价值观念非常重要。由于初次分配的不公正性,因而,社会再分配必须注重公平、公正,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公共政策的价值资源要极大地向不发达地区,低收入人群倾斜,但由于低收入人群往往处在城市的底层或处在偏远的山区,天高皇帝远,他们的政策诉求往往得不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笔者以为,未来5年,政策关注社会公平,实质上是对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弥补和修复,是一种制度创新。 应该说,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在引领过程中出现负面效应具有必然性,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去解决因负面效应引发的各种矛盾。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由政策价值取向引发的负效应仍然需要政府运用政策资源,按照既定的价值取向来解决。在凸现的矛盾中,维护公平与公正乃为首位,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政府利用政策价值资源在公平与效益中进行更好地折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贫穷逐步走向富裕,社会分化成各个利益层次,这种分化打破了原有的平静与公平、公正,加剧了人们心态的失衡,社会矛盾凸显成为一种必然。在这种状况下,“穷人经济学”将是十一五规划的理念之一,就意味着不但是对穷人的关注,也是对每个人的关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 “穷人经济学”将是十一五规划的理念之一,未来五年政策更加关注公平,表明公共政策的制定在效率优先和公共性之间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意味着要在全体公民之间实现公平和正义。更重要的是,表明公平和正义作为根植于社会制度和人们心中的理想,已经成为我们追寻的目标,并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稿源:红网) (作者:朱四倍)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