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牢记反贫困的历史使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 18:01 红网 | |||||||||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10月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研究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此间,我们恰好读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该报告对中国的地区不均衡、贫富不均衡和社会阶层不均衡的描述令人触目惊心:“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5,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如今中国20%的最贫困人口收入份额只有4.7%,而20%最富裕人口收入份额则高达50%。”(10月8日《商务周刊》)
因而,我强烈赞同以下看法:在“十一五”发展中,将反贫困做为一个重点,因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不可否认,经过20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我国在扶贫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截至2004年底,我国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610万人,绝对贫困率从30%下降到2.8%。但按照中国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来看,贫困人口界定的标准也要与时俱进。因为按人均收入一天一美元的国际通行标准和购买力评价折算,中国的贫困线为年收入924元人民币,那么,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有7580万人。反贫困依然是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大任务,反贫困任重道远。 我们首先要提高对反贫困的思想认识。贫困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精髓,我们今天反贫困化需要请教马克思,从这一理论中汲取营养。马克思关于贫困化理论的论述,揭露了资本占统治地位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资本积累规律必然导致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从而制造劳动者贫困化的后果。这为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敲响了警钟,给我们提高反贫困化的认识、贫困预警以及最终消除贫困给予了方法论的理论财富。 由于大量的贫困人口的存在,资本运行过程动态地演绎着贫困差距的“拔河赛”。如果政府反贫困化的方略正确、措施有力,我们有理由持乐观态度。事实上,中国作为一个从公有制计划经济的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两极分化是十分重视的。从改革以来出台的各项政策,以及我们的经济发展理念来说,为遏制贫富差距的加大也尽了力。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其内涵汲取了学者们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对于广大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十分关注。而反观世界形势,我们甚至还有一份欣慰。据前些年联合国开发署一份调查报告称:“二百名最富有的人的资产超过世界总人口百分之四十一的人收入的总和。过去四年,这二百名富翁身家增加了两倍,达逾一万亿美元,相反地,每日依然入息少于一美元的穷人,仍维持十三亿人。”但是,就目前出现的社会现象而言,人们的担心是有理由的。我们应该也必须反思,我们应该也必须行动,为着贫困人口的生存状况,为着两极分化的肆意演绎。 然而我们在这一方面做得十分不足。作为一个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我们有理由从我国过去几十年积累的经验教训中、从整个东方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中汲取计划经济的理论财富。如果我们再犯倒洗澡水也将孩子倒掉的错误,我们将不仅失去经济体制改革制度安排的最佳历史机会,也将难以有效遏制两极分化、有效反击贫困。消除贫困,和谐贫富,这是全中国人民的阳光愿景,“十一五”,应该牢记这一历史使命! (稿源:红网) (作者:巫继学)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