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不够是矿难的主因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 17:57 红网 | |||||||||
国庆期间,连续发生三起特大煤矿事故。10月3日4时45分,河南省鹤煤(集团)公司二矿发生瓦斯爆炸,井下作业的55名人员中,21人生还,34人死亡。10月4日10时47分,新疆拜城县亚吐尔乡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井下25名矿工,有11人自行出井获救,另有14人遇难。10月4日21时许,四川省广安市一家煤矿发生透水事故,目前已造成12人死亡16人下落不明。
绝大多数人在享受国庆长假的时候,又一批矿工却遭遇了灭顶之灾。而且,这是在国务院清理官煤勾结,严厉整治煤矿运动之中。 认识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 矿难频发,还是对安全的重视不够。正是因为对安全生产重视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才使得对安全的投入不足,监管不力。 去年,有关部门在解释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时称,从国际上看,人均GDP在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间是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期,具有不可抗性。这一解释,暴露了一部分人对安全生产认识不足,也被大量运用于企业中。很多企业主平时抓安全生产不够,安全生产的投入严重不足,总存有侥幸心理。没出事故,是机遇好,出了事故是运气不行,是遇到了不可抗力。 其实,这个所谓的“不可抗性”,只不过一厢情愿。世界最大的黄金矿业公司之一普拉塞尔多姆首席顾问魏有志博士就质疑这种说法。魏博士认为,生产事故多少和经济发展阶段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人的理念和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国际上很多知名的大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甚至在最欠发达的国家都有生产业务,但是他们的生产安全并没有受到经济阶段的影响。从魏博士的这个说法,再回头看看在我国发生的那些生产安全事故,没有一起不是因为人为因素引起的,也没有一起是完全不可以避免的。 现在,生产安全层层实行目标考核,死亡人数也被列为一项限制指标层层分解。其好处自然是加大了各级责任人的目标意识和紧迫感,但是,将死亡人数实行指标管理,实质上就是承认生产安全事故在一定范围内的合理性。 提高认识需要强力监管 正如魏博士所说,生产安全事故,关键是人的理念和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尽管我们将“责任重于泰山”的标语贴得到处都是,但是,还没有真正深入到思想深处。如何将安全意识真正在思想深处扎下根?主要看两个方面: 一方面,警示。现有的安全观念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长期累积的。要扭转这种状况,并树立起强烈的安全意识,必须借助强大的外力来推动。对已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以及违法生产者从严惩处,就是强大的推动力之一。这种处理既要包括直接责任人,也要包括间接责任人。只有对这些人严惩,才能起到警示作用。 另一方面,监管。包括对企业的准入条件、安全环境、人员素质等关键过程的监督。只有通过强力监督,加大对隐患的排查和整改,才能确保安全经费投入和工作人员素质,确保生产安全环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落实。 “不要带血的煤”,这是人人想要的目标。但是,认识如果达不到相应的高度,就很难实现这个目标。只有认识上去了,才会舍得安全投入,才会做好安全监管,才会在安全与效益发生冲突时选择安全。 (稿源:红网) (作者:谢茂明)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