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价对四川的影响有多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 10:46 四川新闻网 | |||||||||
今年初以来,国际原油价急剧攀升,从年初每桶40美元左右扶摇直上,一度冲破70美元的“心理底线”。尽管国庆期间国际原油价有所回落,但许多人对油价将继续向高位迈进仍深信不疑。 在全球经济受到高油价冲击之时,成品油消费量逐年看涨的四川将面临怎样的考验?对这个年产石油仅15万吨的贫油省而言,高油价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对宏观经济影响不大 今年前8个月我省成品油消费312万吨,同比增长12.1%。消费量的持续猛增,让人觉得高油价对四川的影响不可小觑。 但日前省经济信息中心信息预测课题组的研究报告出人意料,其判断是“油价上涨对我省宏观经济影响不大”。理由如下———从成品油用量分布看:中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2004年销售对象分类统计数据显示,交通运输业用量209.03万吨,占总量的78.7%;工业和农业分别占总量的3.07%、2.77%。该公司占四川成品油市场份额80%,数据具有代表性。可见,成品油价上涨主要影响的是占经济总量比重较小的运输业。 从成品油来源看:我省使用的成品油基本是国产油,国内油品价格对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波动反应相对滞后,涨幅与国际原油相比较小。 从对出口的影响看,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但由于我省化学工业及相关产品主要是天然气化工和煤化工产品,因此油价上涨只是小幅影响产品的运输成本。8月,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7.7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不过,课题组认为,成品油价格上扬对整体消费水平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在传导机制的作用下,各行业增加的成本有一部分必然通过提价方式转移给消费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 交通农业首当其冲 尽管在宏观经济层面影响不大,但油价上涨却在相关行业掀起波澜。全省成品油消费量最大的交通运输业首当其冲。 9月29日,一场涉及全省道路旅客运输价格作价方式重大改革的听证会在各方瞩目下进行。为化解燃油价格波动对运输成本的影响,省道路旅客运输协会提出调价方案,价格调整后我省运价平均增幅为19.4%。经过3个多小时的听证,22名代表举手同意。 “价格上涨是迟早的事。”省汽车运输成都公司经营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900余台营运车,95%以上使用柴油,0#柴油零售价已从去年3月的每升3.15元涨到目前的4.15元,油费占运输总成本的比例由年初的25%升至30%。 面临重压的还有航空运输业。国内成品航油从年初的4190元/吨猛涨到目前的5220元/吨。记者从国航西南分公司了解到,油价上涨使该公司今年新增成本2.6亿元,油料成本比去年同期增长40%。 高油价带给农业的冲击也不小。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到灌溉、耕田、运输等农业机械用油的成本,并导致农用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农资涨价。“截至2004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2006.78万千瓦,农用柴油消耗量为99.22万吨。按0#柴油每吨涨400元算,仅农田作业一项每年将增加农民负担1.3亿元。”省农机局相关负责人很担忧。 受到明显冲击的还有汽车消费。在成都一广告公司上班的李先生,原本打算在国庆节前买车。然而疯狂的油价让他最终取消了近期购车计划。像李先生一样,不少人已放弃买车或改买较小排量车。尽管有第八届成都国际车展的刺激,四川港宏新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9月份的销售额仍与上月持平,而去年车展时,该公司销售额是平时的1倍多。 新能源打开另一扇窗 就在成品油产业链上的企业愁眉不展之时,新能源及替代原料行业却迎来新机遇。 “国庆期间,又有几个上海的基金过来谈合作事宜。”四川阿可尔公司副总经理杨胜国有些喜不自禁,作为全国唯一研究和开发用红薯制燃料乙醇的企业,阿可尔公司正成为投资商热捧的对象,“不可否认,油价上涨为阿可尔带来了机遇。” 喜不自禁的还有人在。“从9月开始,我们CNG改装业务比以前上升了1倍。”成都一家汽修厂李经理告诉记者。 “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水能资源和多样的生物资源,发展替代能源有很大空间。”省经济信息中心提出应对油价变化之策。课题组认为,应积极发展三种替代能源:一是CNG汽车,与燃油车相比,其费用可节省30%至50%,建议加快CNG加气站建设步伐,在城区及国道、省道沿线修建CNG汽车加气站,为长途客货汽车改用天然气燃料创造必要条件;二是水能资源;三是生物质能源,利用红苕和麻疯树等生物资源,大力开发乙醇和生物柴油,替代部分成品油。同时,还要优先发展铁路和公共交通,在实现以气代油、以电代油的同时,大幅度减少能源消费的总量。 同时,有识之士建议,针对我省石油和成品油完全依赖省外调入的现实,有必要从战略储备和正常商业储备两方面考虑增加我省的石油储备量,相应地加快石油储备设施建设,落实必要的储备资金。 王芳 温静 本报记者 范英 实习生 吴青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