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21世纪经济报道:放开价格可避免通货膨胀之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 15:10 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王东京

  生活中有些怪事,让人匪夷所思。有些商品明明供不应求,价格却不上涨。而且越是短缺的东西,价格控制越严。价格不涨,当然不是商家不想多赚钱。真正的原因,是人们对价格理论吃不透,对价格的作用不明就里。

  还是从具体的事说起吧。这两年,中国电力短缺,于是政府说高能耗产业发展快了,要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布控。可生产厂家说,他们发展并不快。理由很简单,他们的产品能赚钱。的确,凭常识就知道,能赚钱的商品,肯定是有销路。既然有人需要,就不能平白无故地说它多了。商家盯住的是利润,要是有钱可赚,无论政府说多说少,投资者都不会罢手。去年政府叫停铁本、严控电解铝,可顶风上的项目仍不少,原因正在于此。

  电力吃紧,高能耗项目为何还能赚钱?我的看法,是电价不够高。若是电价足够高,令其无利可图,投资商自会望而却步。因此,控制高能耗,政府只需一招,放开电价即可立竿见影。而且,政府不管制价格,允许电价上涨,不仅可扼制投资,还可抑制消费。日常生活里,为什么总有人浪费水却少见浪费油?那是因为油比水贵。若是水价贵于油价,人们也不会浪费水。这就是价格的作用,价格上升,需求就一定下降。

  油是稀缺资源,厉行节约是对的。但不管怎么说,国内的汽油供应,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程度。而且油品紧俏,也并非深圳一市,可为何独独深圳吃紧?个中原因,若去深圳打听,普通市民就能告诉你。深圳比邻香港,香港今日的油价,要高出深圳不止一倍。于是,不少香港司机舍近求远,纷纷跑来深圳加油;甚至有人见财起心,利用两地价差牟利。试想,以一地的油源,同时供两地消费,深圳怎会不“油荒”呢?

  倘若政府允许油价上浮,哪怕只涨至香港的八成,情势可想。深圳的油供也会大大缓解。问题是,听任油价上涨,必有人反对。比如那些拥有私车的家庭。的确,若令深圳油价看齐香港,一般工薪阶层将无力承受。加不起油,私家车就得在车库里闲着。可换个角度想,即使政府控制了油价,难道供应就能增加吗?当然不会。既然不会,市场上无油可供,油价再低,私家车不也照样开不动?所以对付油荒,控制油价也是徒劳,于事无补。

  奇怪的是,如今却有人相信:控制价格,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其实,这个看法是错的。还是以汽油为例,汽油短缺若油价不涨,那么就总有人买不到油。本来,市场配置资源,是出价高者得。可若限制油价,人们争用资源,就得改用非价格手段。比如花时间去排队,或是给供油的主事人送礼。无论排队还是送礼,缺油的现实都变不了;相反,排队要耗费时间,送礼要支付费用。假定每升油市价6元,而政府限价4元,此种情形下,若你不给主事人2元好处,他怎会把油卖给你?可见,控制油价可能导致腐败,不可能保护消费者。

  多年以来,学界流行一种观点,说政府不控制

能源价格,下游企业成本会上升,成本上升会推动物价上涨、引发通胀。不错,成本上升是有可能推动物价上涨的。但要指出的是,这也仅仅是一种“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成本是可以决定价格,成本涨价格会涨;但在另一些情况下,价格则由需求决定,成本涨,价格却不一定涨。举个例,徐悲鸿的画,今天的卖价要大大高于从前,但这并非画的成本有何变化,而是物以稀贵,人们对作品的需求变了。要是我王某的画,不管投入了多大的成本,没人肯收藏,也是一文不值。

  是的,马歇尔早就说过,价格既要由成本定,也要由需求定。所谓由成本定,指的是卖方价格。比如你生产一件上衣,定价时你得先考虑成本,再加上适当利润。可市场价格,不能全由卖方说了算,还得顾及买方需求。假如你定价太高,顾客没有需求,你就得把价格降下来,转按需求来定。所以按成本定价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商品匮乏,无论成本多高,都有人肯买。若是商品过剩,价格就只能按需求定。不然脱离了需求,产品卖不动,赔钱的最后还是卖家。

  明白了这层道理,回头再说通胀。我有个判断,只要经济总体上过剩,能源价格上涨,就不会导致通胀。上文已说明,在过剩经济下,对价格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成本,而是需求。尽管能源价格上涨会引起成本上升,但由于需求不足,价格就涨不上去。比如现在电视机过剩,电价上涨,生产电视机的成本会升,但受需求约束,电视机的价格却不会涨。同理,随着电价上涨,汽车的生产成本会升,若汽车供大于求,汽车的价格也不会涨。

  行文至此,似有三点结论可得:第一,控制高能耗产业,政府不必搞行政管制,放开价格比行政管制更有效;第二,限制油价不能化解油荒,也保护不了消费者。正确的做法,是让油价随行就市。油价上涨,可以让企业多盈利。企业有了钱,就可以开发油源或进口石油,这样反而对消费者更有利。第三,国内经济正逢内需不足,此时放开价格,既可调结构,又可避免通胀之忧。

  (作者系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