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一次诺贝尔奖 是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 09:33 燕赵都市报 | |||||||||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在近日陆续公布了,与往年一样,这份名册中没有中国本土的科学家的名字。 从瑞典科学家诺贝尔设立这个科学界最权威的奖项以来,至今100多年过去了,没有一位中国本土的科学家跻身于这个最负盛名的、代表着科学发展方向的科学家行列,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有人对中国人的这种“诺奖情节”不以为然,告诫人们不要太在意诺奖,不要把获得诺奖当成科技工作的惟一目标。诚然,我们可以找出诺奖的种种缺陷,但是,我依然以为,中国需要一次诺贝尔奖。理由很简单,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应该在科学领域有自己的一份贡献。 按照诺贝尔的遗嘱,他设立诺奖是旨在奖励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医学、文学以及和平领域(1968年又增加了经济学)中“对于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诺奖看重的是某位科学家对这一领域长期的、有革命意义的贡献,它所奖励的是原始性创新科技,是对人类整个文明、社会进步都有重大作用的基础科学研究。 在诺奖的百年中,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步伐,成为人类文明进步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量。许多科学家因为在这条科学发展道路上做出了具有原始性突破性的贡献,而获得了诺奖。因此,从某种角度说,100年来的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奖名录,是20世纪科学发展历程的缩影。 不仅如此,诺奖还是一个国家在推动原始性创新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标志。为什么美国在20世纪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项最多?主要应归功于它在推动原始创新方面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措施,如历来重视基础研究;营造相应的创新氛围;充裕的研究经费和优越的研究条件;吸引和凝聚世界优秀创新人才等。日本近年来不断有科学家问鼎诺贝尔奖,无疑也是日本基础科学研究已经进入世界前列的象征。 反观中国,在过去的100年中,却屡屡与诺贝尔奖无缘,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基础研究始终难有重大突破。尽管中国曾经有三项科学成果———赵忠尧的正负电子对湮灭实验、王淦昌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和中国科学家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与诺奖擦肩而过,但真正在中国本土完成的其实只有最后一项。近年来,中国许多科技成果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不小影响,然而真正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仍然凤毛麟角。比如,中国自然科学奖已连续4届一等奖空缺,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已连续6年空缺。国内评选尚如此,到国际上竞争更谈何容易。 某种程度而言,诺奖是对一国整体科技水平的一次全面的评价,它包括现代科学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历史,政府及社会对科技的投入水平,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等因素。很显然,中国在稳定持久的科技投入产出以及科研体制等方面,还没有来得及顺应这一潮流。 所以,中国需要一次诺贝尔奖,并不仅仅是因为它在科学界的崇高地位,也不是基于狭隘的民族主义或面子问题,而在于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及应用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何去争取在世界上所处的科技地位。中国是一个大国,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大国,一个曾经在科技上为人类做出过重大发明和发现的大国,一个经济实力正在不断提升的大国。这样一个大国,理应在基础科学研究,在原创性科技,在科技造福于人类上,有着较大的贡献。 诺奖好比一架“永动机”,持久不衰地激励着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在科学领域探索,驱动着人类文明事业以空前的速度向前发展。我们没有理由去轻视它。 邓聿文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