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周义兴:警车开到景区 公车私用禁令为何屡失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06日 14:27 红网

  黄金周期间,记者在省内风景区发现不少公车,少数公车还遮遮掩掩地藏起了车牌。在天柱山景区门前,一辆牌号为“皖0H01XX”的警车格外引人注目。车上老老少少一共下来6个人,直奔景区导游服务站咨询上山路线。而在九华山风景区的众多停车场宾馆、酒店前,公车出入则“司空见惯”。记者还发现,少数车辆一进景区就摘下车牌,其中不乏别克、本田等高级车辆。在西递宏村等地,记者同样见到不少车辆这样“犹抱琵芭半遮面”(《新安晚报》10月5日)。

  其实众所周知的是,上述公车私用的现象,不但在安徽的名胜景区有,就是在其它地区景区、在其它时间也同样存在,应该说这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生活中人人知晓的公开秘密。可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当公车私用在官场和国企成为一种潜规则,且在多年的时间里久治不绝,并同时处于人人知道违规却仍然有人违规时,此行为的严重性实际上已有了相当的危险性。就以上述的公车私用为例,应该说在禁止公车私用在今天已是社会常识的前提下,仍然有人视禁令为一纸空文,明目张胆地驾公车出游并对车牌予以遮掩的行为,其实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证明,这些官员的行为是在知晓违规的条件下而故意为之的。因而对如此官员行为对政府形象与社会公信的影响,其深层次的危险性是再怎么说也不会为过的。

  而关键的问题是,当公车私用在多年的时间里禁而不止,并在一定程度成为官场见怪不怪行为时。那似乎就会出现另一种行政风险,就是人们肯定会担心:当禁止公车私用的禁令成为一纸空文之时,是否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暗示,会“鼓励”越来越多的官员进入公车私用的行列?其实类似上述的公车出游行为,也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证明,人们的这种担心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事实依据的。且更令人忧虑的,如果这种制度在有效性上再没有改进,社会公众对相关禁令的公信还会进一步丧失。而这就是笔者想说,也是同时想强调的制度“破窗效应”。应该说这也是一种危险!

  所以,对有关监督机关来说,面对公车私用的禁令已成老生常谈且屡屡失效时,其所体现出的危险也已不再仅仅只是官员行为的失范,而更是一种监督制度的无效,并且这种“无效”的消极影响后果到底有多大?则是全社会、特别是监督机关应该好好深思、反思的!

  (稿源:红网)

  (作者:周义兴)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