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别再无端的埋怨了 想获诺贝尔奖就得埋头苦干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06日 14:23 红网

  这两年,每当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评出,便有某些国人发出唏嘘之声。有表示“心痛”的,有表示“心痒”的,也有表示不屑甚至忿忿不平的。大概因为这些年中国经济较快的发展速度让某些人产生了“错觉”,说话的口气分明变的“粗”起来“大”起来了,甚至抱怨诺贝尔奖评委是“几个顽固的老头子”。言下之意:现在你们还不拿正眼看咱中国,还不给咱中国人一俩“诺奖”,简直就是“黑哨”!

  说起“黑哨”,这里使我想起中国足球。二十多年来,中国盼望国家足球队进入世界杯决赛的心情,就有点儿像目前某些国人想得诺贝尔奖的心情一样。中国的足球水平不是不高而是很差,但这并不能阻挡一些人想进世界杯的狂热梦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喊的震天响。不知是天意,还是人愿,2002年屡战屡败的中国足球终于被神奇米卢生拉硬扯的带进了日、韩世界杯。其结果不用我赘言,“地球人都知道”。是这样一支既无技战术风格,又无先进的足球理念,在亚洲充其量不过二三流的“鱼腩”球队,还硬要打肿脸充胖子去世界杯上“现世”一番,以此来获得某种足球“大国”的满足,对人对己又有何益?

  与“世界杯没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人参加将不成体统”的论调异曲同工的是,几乎是涵盖了全球大多数学科的科技最高奖——诺贝尔奖,总是与咱中国人无缘,这是不是有点“不正常”?于是有人出来说话了:某某德高望众著作等身,得个诺贝尔文学奖绰绰有余,评委们有政治或民族偏见;某某的科研成果我们几十年前就研究并有了初步结论,只是没有坚持下来而已;某某在作品中因为骂了某国才受到评委们的青睐;为什么美国人得诺贝尔奖最多?等等。我们听到的似乎都是这些“酸不拉叽”的东西,却很少有人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其实中国还是一个科技欠发达国家,中国的科技队伍中还缺乏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教授吴佑寿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制约我们获得诺贝尔奖的关键因素在于缺乏创新精神!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虚妄的幻想,更不是无端的埋怨,而是要扎扎实实地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培育利于科研人员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和体制,以使我们在某一天用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去征服瑞典那“几个顽固的老头”。这才是我们应该具有的正确思路和正常心态。如同足球运动,只有改善基础环境,培育真正的足球市场,增加有效足球人口,甚至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性,才能提高中
国足
球的整体水平。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才能操练出一支具备较高技战术素养和风格的球队。这样一支具有世界水平的足球队进入世界杯决赛圈才是顺理成章,才是名至实归,与中国和
世界足球
才有意义。

  由此看来,我们要想获得诺贝尔奖,首先要做的是厉兵秣马,埋头苦干,使中国的体制建设和科学研究全面进入科技强国行列,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浮躁和不安。据报道,目前我国手机产销量世界第一,但却并不掌握手机的芯片技术。假如世界有一个“诺贝尔手机奖”,并且因为是手机产销大户这个奖被颁发给了中国,那么这不就像当初并不具备世界水平的中国足球队却进入世界杯决赛圈一样尴尬甚至滑稽可笑吗?说实在的,现在某些国人鼓噪的,心中压抑耿耿于怀的诺贝尔奖情结,不就相当于这么一个“诺贝尔手机奖”么?

  (稿源:红网)

  (作者:贾如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