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屡审屡犯审丑疲劳 盖因审计部门后台太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30日 14:14 大众网-齐鲁晚报

  9月28日,审计署公布了32个部门单位200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这次审计发现的问题,也是近年屡审屡犯的问题———

  据新华社9月28日电,9月28日,审计署公布了外交部、发展改革委等32个部门单位200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这次审计发现了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虚报多领预算资金、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乱收费等诸多问题,这也是近年屡审屡犯的问题。

  教育部英语四六级考试乱收费1.4亿元,商务部虚列支出5亿元,民航总局私设“小金库”近1亿元……违规部委之多、违规金额之大,此次审计结果比前几次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尽管审计署称,如此大规模、几乎没有遗漏地公布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还是第一次,但笔者面对这样一份审计报告,却不像以往那样感到触目惊心了。“审计风暴”年年刮,现在一年还不止刮一次,可一些部门单位却“屡审屡犯”甚至变本加厉。“审计风暴”刮到今天,我想,恐怕不少百姓也会感到“疲劳”。

  中国

审计学会副会长秦荣生表示,“审计难、处理更难”。不少部委对审计处理意见不是很重视,没有拿出详细的整改方案,有的部委还竭力为自己辩护,还有的则用“正在研究”来应付搪塞。每当“审计风暴”席卷而来,公众都热切期盼着“问责风暴”随后而至。但是,“审计风暴”的浩大声势过去后,人们却很少见到“乌纱帽”落地,也很少见到有资金缺口得以填充,那些违规的政府部门也没有付出多大代价。

  审计问责力度不彰,我们却没有理由责怪审计部门。国家

审计署只是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却一再不留情面地披露包括中央部委在内一些单位部门的严重问题,已经难能可贵了。笔者认为,审计问责乏力,乃是因为审计部门缺少一个真正有力量的“后台”———这个“后台”应该是人大。

  宪法确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政府部门使用公共资金的过程,自然应该在人大的监督范围之内。人大应当通过审计报告来了解和检查政府在财政预算管理过程中的情况和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政府部门的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从维护公共财政使用合法性的角度而言,人大应当是审计部门最大和最硬的“后台”,而惩处那些滥用财政资源的政府部门和官员,这是人大不容推卸的责任。

  当然,“审计风暴”过后,肩负问责重任的还有监察部门、司法部门,但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应当承担最大责任。然而,面对那些在“审计风暴”中“屡审屡犯”的政府部门,人大法定的质询权、罢免权、预算监督权、特别问题调查程序却没有发挥出最大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让那些违规部门轻松过关、继续我行我素。

  笔者不由得担心,在被审计部门多次“屡审屡犯”“屡犯屡审”之后,公众会不会对审计报告失去了以往的关注,甚至对审计感到失望。因此,在公众对审计感到“疲劳”之前,必须要解决有关部门“屡审屡犯”的问题,人大也必须站出来承担更多的责任。

  毛飞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12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