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高处不胜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30日 10:32 财富时报

  文/范卫锋

  ——评公众对胡雪岩、德隆、顾雏军们的误读

  过于自信:能轻易驾驭政客

  有人认为,胡雪岩栽在政治上。因为他是左宗棠的经济后盾,而左宗棠又是李鸿章的政敌。李鸿章要想对付左宗棠,就要先把胡雪岩除掉。当时正值中法战争迫在眉睫,一触即发,左宗棠是主战派,李鸿章是主和派,双方的斗争更加激烈。李鸿章的人马加紧了对左宗棠势力的围攻,而左宗棠要积极备战,就要用钱,胡雪岩的开支和负担因此大大增加,雪上加霜。

  从表面上来看,李鸿章系势力的落井下石,确实对胡雪岩的覆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一百多年前的世界上,有哪一个大企业,是在政治真空中成长起来的呢?在胡雪岩的同时代,正是美国的杰伊•古尔德、范德比尔特、菲斯克们巧取豪夺的时代,法官的裁决、议员的投票,常常被商人的黄金所左右,甚至连南北战争的英雄、美国总统格兰特的家庭,也未能保持清白。

  事实的真相是:胡雪岩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在官场中纵横捭阖的能力,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政治资源,以致于在政策风险加大之时,仍然一味扩张,固执地做庄,对旗下的钱庄、当铺没有能够未雨绸缪。这是一个由于形势误判而导致的战略错误。如果不是出于对驾驭政客的自信,胡雪岩应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战略和管理的调整,在高位抛出部分生丝,或者自己买入缫丝厂自己加工,或者在金融业中及时紧缩,即使有所损失,也只是伤其皮肉,不致于一败涂地,倾家荡产,人财两空。在德隆的唐氏兄弟、顾雏军倒下之前,他们应该也有着对自己“懂政治”、“会玩政治”的同样误判。

  错觉:永远是上帝的宠儿

  吕梁、唐家兄弟、顾雏军、胡雪岩、迈克尔•米尔肯、所有的牛人,在他们一步步从凡人变成牛人的过程中,无数次逢凶化吉、变祸为福、如有神助的经历,让他们越来越相信:自己是上帝的宠儿,每一次危机都将成为商机,坏运气很快就会过去。可以肯定,每个牛人倒下之前,都有这种致命的错觉,否则,无法解释他们面对山雨欲来、危相频现之时,仍然那么狂妄、乐观,没有反思,没有警醒,没有采取起码的常识性的应对措施。反过来,也正因为他们对自己运气的自信和大胆,才使得他们的崛起速度超乎常人,俨然是上帝的宠儿。

  1883年的胡雪岩,运气确实不太好。中法战争爆发,法国兵船开入吴淞口拦截检查船只,人心惶惶,上海的银行、票号、钱庄等金融机构,都收紧了资金;各路企业都感觉到周转不灵,人人都相信手握现金是上算,已经有几家小钱庄率先倒闭,如同在德隆之前倒掉的那些庄家。可是,中法战争从酝酿到爆发,绝非一夜之间的事情,胡雪岩如果头脑清醒,完全有时间未雨绸缪。

  不巧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股灾,也在1883年发生了。这次股灾之前,上海出现了第一次

股票牛市,首当其冲的是矿局股票,现在的股民想必心领神会——这是“资源类股票”,往下挖就是钱,据说很有“投资价值”。可是,事实并不如此简单。1883年7月上海的股票价格开始大跌。这些炒股的资金,很多都来自于钱庄,而钱庄的钱,则大多来自于山西票号和外国银行,外国银行在当时的上海金融界,发挥着现在中央银行的部分功能。外国银行此时收紧银根,催收贷款,大家割肉不及,哀鸿遍野,一大半的钱庄倒闭破产。

  这些发生在1883年接踵而至的“坏运气”,和近几年的市场颇有相似之处。不错,1883年的胡雪岩,2000年的吕梁、2004年的德隆、2005年的顾雏军,运气可能都不太好。可是,如同水手无法改变天气,企业也无法改变运气。企业只能“看云识天气”,运气不好时,就得有运气不好时的应变之术。事实上,留给这些牛人的适应“坏运气”的时间,都不太短,他们都曾有时间、有机会幸免于难,可惜,他们没有珍惜。因为他们狂妄地相信,自己将永远是上帝的宠儿。

  管理能力:一个危险的假设

  在对于胡雪岩、德隆、顾雏军们的评论中,最具有欺骗性、误导性、危险性的一个观点是:如果他们的管理水平、资源整合能力,能够再高一些,也许能够幸免于难,甚至可能会成功。

  一个企业定方向、定战略的时候,首先要对自己的管理水平作一个假设:是上等水平、中等水平、还是下等水平?我认为,合理的假设应该是:以中等水平的常态为假设基准,追求上等水平,万一出现下等水平,也能够挺过去。如果一个企业采取的战略,逼得它只有以最佳的管理状态,才能够生存下去,那这个战略一定有问题,这个企业一定短命。记得有位记者问一位现在很活跃的企业牛人:你们的发展确实很快,但是风险也很大,一不留神就会完蛋,为何你还这么自信地高速扩张?那位牛人高谈阔论了一番,大体上是说他的团队、他的管理、他的战略战术都是最牛的,所以,他的企业将一直牛下去。我们也一边为他捏着把汗,一边暗叹:中国的牛人,真多。

  (未完待续)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