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木:不存在两极分化没错 但立场有问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 11:53 燕赵都市报 | |||||||||
当百姓正承受着贫富差距拉大现实时,学者却安慰说“还不至于两极分化”,着实让人难以忍受。 北京市统计学会副会长杜午禄,在最近的一次公开讲座中他说“目前中国不存在两极分化问题”,理由是:目前中国没有出现通过财团、托拉斯等进行资本运作而致富的群体;高收入阶层中相当部分来自于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高的行业;贫富差距虽有所扩大,但并未
副会长“不存在两极分化”的话外音是:社会的贫富差距虽然在拉大,但还不至于到两极分化的程度呢。这种语义的表达很容易激起贫富差距拉大背景下人群的不满。 其实,除了“未形成绝对贫困阶层”、“高收入阶层来自贡献高的行业”等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之外,这位杜学者有些话并不算假:比如“不存在两极分化”,“两极分化”与“贫富差距”两个不同的概念,贫富差距拉大到一定高的程度才会出现两极分化。两极分化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政府或国家代表富人利益,允许和鼓励收入差距悬殊发展;二是政府代表垄断集团和富人的利益要求,或是对利益分配失去调控能力,从而形成两极分化———我国目前并不存在上述情况,虽然贫富差距在拉大,但还不至于两极分化。 很多人对这话的不满并不在于话的真假,而在于“说话人的身份”和“说话的语境”:一个本应站在公众立场的学者,怎么能在社会承受着贫富差距拉大的时候,拿“两极分化”这个“贫富差距的最高级”来度量公平和消解苦难。 确实,从目前情况看,社会还没有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回避不了的现实是,贫富差距正不断拉大。数据表明,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仍在以每年0.001个点的速度提高,1999年为0.457,2000年为0.458,2001年为0.459,2002年为0.460(《学习时报》9月16日),已经超过国际公用的基尼系数警戒线0.4。扩大的趋势表明我们尚未找到遏制扩大之策,要对差距保持足够充分的重视。 这种时候,如果要拿两极分化来说明贫富差距现状的话,一个有良知的学者应该这样说:虽然目前还不至于两极分化的程度,但贫富差距正在拉大,要警惕两极分化的出现———宁愿把后果说得严重些,以可能出现的“两极分化”来警醒政府和社会。可我们的副会长,怎么还流露出了沾沾自喜的轻佻心态:虽然有贫富差距,但还不至于两极分化———以“不存在两极分化”来消解社会对贫富差距的警惕。话虽然不假,但一前一反,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淡化“差距拉大”而强调“不存在两极分化”,这是对苦难的漠视、对民意的蔑视和对良知的背弃,还可能误导政府决策。 学者王则柯在《读书》杂志上举过一个有趣的例子,“上海的孩子半数达不到平均高度”与“上海的孩子半数超过平均高度”,说的其实是一件事,可是受众的感觉就是不一样。王因此而指出,“在论述重大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时候,慎用文字应该是社会责任心的一个标记”———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下,却强调“不存在两极分化”,这种轻佻的文字使用表现了某些学者的缺德。 东方木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