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全国人民上协和 老百姓看病何以迷信上大医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 18:15 新京报

  “全国人民上‘协和’”,这是昨日新华社一条新闻的标题。虽说夸张,却是人们争相到北京大医院求医的真实写照。事实上,这种现象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目前看来还有继续发展之势。

  要说公众不知道在北京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恐怕不符合事实。有的求医者连挂个号都要等上20多天,他怎能不感到“难”呢?如果不是看病,他早就打道回府了;至于看
病贵,也不用拿出详细数字来和外地医院比较,仅仅一个14元的专家号能被卖到400元,足可以让他们领教“贵”的滋味。其实,在北京看病,他们早就有了吃大苦、花大钱的思想准备。

  有人说,按中国一般的国民健康状态,到北京大

医院就诊的外地人中,只有不足20%真正有此必要。也就是说,有80%多的人没必要来北京的大医院看病。但问题是,谁来判断自己的病究竟属于前者还是后者?如果是20%应该来北京看病的人,却被当成是80%的人,岂不误了人命关天的大事?

  崇拜北京的大医院,实在怪不得老百姓,把生命和金钱相比较,谁都知道该珍惜哪一个。要想打消外地求医者的这种大医院崇拜,惟一的办法就是让所有外地人都能认识到,在本地就可以治好病,不需要到北京的大医院。如果连20%的“必须进京求医者”都没有了,80%也自然会消失。

  可是,做到这一步,谈何容易?

  中国人对“病”,常常有两个误区:当病情刚出现某些轻微症状时,并不在意,“扛几天就好了”;一旦确诊了某种疾病,因为对相关医学知识的缺乏,立即觉得不得了,难以作出治疗上的理性判断,于是到大医院求医就成了惟一的选择。在这时,正如有专家所说的,需要一个全科医生给病人及其家属一个明确的诊治意见。可是,中国缺乏这样的医生,哪怕一个小病,病人往往只能从大医院的权威专家处得到答案。

  其实,缺乏全科医生还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长期以来医疗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衡,以及对基层医疗机构监管不力,导致公众对这些机构的不信任。

  据

卫生部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的30%又集中在大医院。大量的医疗资金、建设项目、医学人才、医疗设备都给了大医院,与此相对应的是,乡镇医院和农村卫生所生存艰难;同时,一些基层医院为了“市场化”搞创收,把一些科室承包给外人经营,一些假冒伪劣的江湖郎中趁虚而入。患者怎能放心就医?

  更需要关注的,是一些大医院在“看病难且贵”中扮演的角色。在加拿大、英国、

澳大利亚等国,大医院根本不设门诊,只有转诊———社区全科医生会及时发现需要转诊去大医院的病人;在美国,全国80%以上的病床分布在5000多家社区医院,大型医院接诊的原则是急诊抢救和需手术者,平均住院天数不超过6天,出院后康复护理将分流到社区医院。但是,在利益追求面前,我们的一些大医院愿意把普通病人分流到一般医院吗?从对“号贩子”的半推半就、治疗前医学检查的泛滥,到药品价格的居高不下,某些大医院为看病难、看病贵,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病人有病往大医院跑,和教育领域的人们习惯于挤向重点小学、中学、大学一样,都是公共资源投向严重失衡的结果,是公共服务机构偏向“市场化”、忽视公益性质的理念错位的结果,也是对这些服务机构监管不力的结果。这些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在奔向大医院的路上,永远都会走着一批批本来不需前往的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