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有关汽车利润的另一种解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5日 09:51 金时网·金融时报

  马晨明

  我过去以为,只有见解独特的观点,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用农村启动全国消费市场云云。但我现在认为,一些老的、陈旧的观点,如果在适当的时候,由适当的人旧话重提,同样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龙永图先生近期关于汽车业需不需要自主品牌的一番言论。

  为了不至于扭曲龙先生的语意,我可以把这番言论完整地引述如下:“我们不能够为自主品牌而搞什么自主品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面,汽车产业注定就是一个国际化的产业。今后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不管叫别克也好,叫大众也好,叫尼桑也好,叫丰田也好,如果其中许多核心零部件和核心的技术都是在中国开发在中国使用的,那么它叫什么名字就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在高起点的基础上参与全球化的合作和竞争。今后几年可能全球只剩下五六家大的汽车制造商,如果中国是一个很辽阔的汽车市场,如果我们能把最后剩下的五六家大的汽车制造商都在中国落户,我认为就是中国汽车产业的胜利,不一定要独资搞出一个中国自己的品牌才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胜利。”

  为什么说在“适当的时候”呢?我认为,龙先生为我们分析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利润普遍下降的原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产能过剩、成本提高、竞争加剧是影响汽车利润的主要因素,但是,几乎没有人能否认这样的事实,虽然合资企业生产的汽车的整车利润大幅度下降,可外方仍然赚得盆满钵溢。因为,外方利用自己的品牌和技术优势,一方面使得我们必须支付高昂的技术使用费、利润和中间产品的进口成本等,另一方面还牢牢控制住合资企业的配套采购权,然后十几倍、几十倍地提高了从本国零配件公司采购的零配件价格。特别是近几年来进入我国市场的日韩企业,外方一般都是合资初始就要求“原始供应原则”,跟进一批外方原班配套企业,配套体系几乎全封闭。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叫什么名字”不但不是“已经不重要了”,而是很“重要”。

  为什么说由“适当的人”呢?因为龙先生的一个身份是“前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记得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时候,我们被告知,开放是为了提升中国汽车业的

竞争力,而现在“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首席谈判代表”似乎在说,中国汽车业的竞争力就表现在“把最后剩下的五六家大的汽车制造商都在中国落户”。这样的逻辑,或者说是这样大的跳跃性的思维,令我等很难理解。

  中国汽车业要不要发展自主品牌,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用市场换技术(再加上换税收、换就业岗位等),不单是汽车产业,也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相当一部分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龙先生的言论,在理论上已经没有了探讨的必要,20多年的发展过程,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活生生的事例和数字,我可以列举一二,对龙先生的言论,在事实上加以注释。

  事实一,目前,大众、通用、

宝马等国际汽车巨头,纷纷在我国建立起新的全球性生产基地,在华投资已占到全球总投资的60%-80%。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中心。

  事实二,我国汽车工业通过合资引进先进制造技术已经有20多年,但国内90%以上的汽车品牌仍是合资生产的。而且,由于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很多企业未能通过合资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无法逐步形成自主研制开发能力。比如,作为德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车型的

桑塔纳,在国产化率已经超过90%的时候,我们还没有掌握其基础的底盘技术。在一些合资企业集团,甚至形成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事实三,在与外方的合资中,我方更多提供的是土地、厂房、劳动力和各项优惠政策,并往往将机器设备与先进技术等同起来,只顾引进和生产,忽略借鉴和学习。有外国专家曾经表示,中国人在合资公司中,除了提供劳动力和市场,没有任何其他贡献。言虽刺耳,但一针见血。

  事实四,随着汽车产业对国外技术依赖的不断加深,和超前消费观念的张扬,在国内已经产生了一个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而相关企业集团从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出发,往往尽量延长现有产品的生命周期,这种简单劳动由于垄断或特殊优惠政策的保护,获得的丰厚利润回报,大大弱化了企业自身的创新冲动和品牌意识。这就是为什么20多年来,桑塔纳从20多万降到8万多,依然畅销的原因。有媒体称,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为了培育自主汽车产业,划拨了60多亿资金,却躺在国家账户上10多年分文未动。

  至于经济全球化,我承认是大势所趋,但是,要从国际产业重新调整分工中获益,则要求双方必须经济实力相当,否则将很容易表现为发达国家的单向渗透。正是由于我国汽车厂家在实力上仍然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因此汽车产业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附加价值远远低于其销售规模。利润哪里去了?从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的情况看,利润大部分是被合资方的外方“化”去了。

  龙先生的言论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因为他的确为我们解读我国汽车利润以及现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这有助于我们再次认识到,自主创新能力不但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一个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这其中当然包括对自主品牌的研发和保护。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