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背后的利益和规则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 10:52 《财经时报》 | |||||||||
本报特约记者 韩雨亭 杜氏兄弟是“垃圾大王”,他们背后还有一个“智囊”,这个智囊名字叫王惟平。 王惟平是垃圾对策专家,1996年,王惟平开始利用双休日跟随杜氏兄弟捡垃圾、运垃圾、卖垃圾、加工垃圾,为了拿到可靠的分类调查报告和相关数据,他甚至身着乞丐服,
9个月后,他在自己调查分析报告上写道:“外地人进京捡垃圾谋生大体始于80年代末,如今已发展到8.2万多人。其中,四川人(最早进京)约4.6万人,河南人约1.7万人,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地区的人。从专业分工角度,8.2万人中有3.1万人是蹬三轮车沿街收购废品的,这部分人,人均年收入为1.5万元;从宾馆饭店收泔水和商场收废品的人约为2万人,人均年收入1.2万元;蹲守垃圾楼(北京已建成762座垃圾楼)或扒居民楼垃圾道捡垃圾的人约2.1万人,人均年也在收入1万元以上;散布在城乡结合部,从事废品市场交易的人约1万人。” 他调查报告最终的结论是:“拾荒大军是垃圾资源化、减量化理论可信可行可推广的实践者。” 正是有了他的这个研究结论,才给杜氏兄弟的生存空间提供和争取了一个良好的政策支持。 1999年初,他指导京城“垃圾大王”的杜氏兄弟成立公司,理由是“既然干着第四产业,就得正规化,消灭游击队,群龙有首才便于管理”。 当然,身为国家政府官员与垃圾对策专家的王惟平,他必须站在一个更为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他对“拾荒族”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利弊共存,无序蔓延”。 “北京一年产生的垃圾大约是400多万吨,堆起来相当于两座景山,也就是说通过这些人,所谓都市的拾荒族,在垃圾里刨食的这些人,这些人可以搞掉一座景山。他们的功绩在哪儿?因为垃圾是要付出代价的,收运、转移和处理1吨垃圾,要花掉财政150多块钱。” 那么,按照个推算,北京市一年要为处理垃圾花去七个亿左右,这还不包括如买垃圾车、修建垃圾厂、油钱、工人薪水等固定投资。 这就是王惟平关于在利益方面的考虑。他认为,在杜茂洲等人的带领下,每年可以减少逾150万吨的垃圾量与政府对垃圾处理2.1亿多元的费用支出。同时,还能节约资源,解决就业。这样一来,地方政府与“拾荒族”之间形成了一个“双赢”的局面。 弊端则是治安、卫生防疫、在垃圾运输、交易、加工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等诸多社会问题。根据王惟平的统计,在“垃圾大军”里,有72%曾患有传染性肝炎…… “拾荒族”也有自己的“江湖”,随着捡垃圾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体,为了抢夺地盘,他们彼此不惜拿刀动枪地进行街头斗殴。同时,垃圾含金量越来越少又导致“拾荒族”们拾不着就偷,偷不着就抢,甚至连国家的污水井盖、光线电缆都偷,给城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当然,他们也慢慢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江湖”规则,如杜茂洲只负责崇文区、通州、平谷、昌平、密云、石家庄,那么他就不能让任何人去越界捡拾,否则“会被打断腿的!”。 综合各种因素,王惟平才督促杜茂洲、杜茂献成立公司,这样一来,既方便政府管理,又有利于“拾荒族”放心大胆地去捡拾城市垃圾。 按照王惟平的规划,面对这个庞大的“拾荒族”,如何进行“兴利除弊”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对此,他一共设计了三个步骤:第一,建立拾荒组织(公司);第二,成立行业协会;第三,进行国家立法。而成立拾荒组织或公司只是他“兴利除弊”的第一个步骤,目前正在步入成立行业协会的阶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