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曹林:收入透明化应从政府官员开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 09:49 每日经济新闻

  曹林

  9月20日很多媒体都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国家税务总局近日颁布了《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下月起,国家开始为公民建立个人收入档案,以提高纳税人信息来源的真实度。按照新办法,今后在单位已为个人办理纳税申报的情况下,个人也要向税务机关申报收支明细情况,税务机关通过对两方面申报的内容进行比对和评估、分析,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并及
时依法处理。

  可以预期,根据新办法严密的监管制度安排,在国家眼里,老百姓的收入差不多将会是透明的了。

  请注意,笔者这里用的词是“老百姓”,而新办法针对的是所有“公民”。笔者的判断是,这个办法主要是针对普通老百姓,原因有二:其一,从新办法的制度安排看,主要针对的是依靠工资收入的人,这是普通百姓的收入特征,而很多官员的收入来源更多是非工资性、隐秘性的;其二,今年4月末通过的《公务员法》没有引入被国外称之为“阳光法案”的官员申报财产制度,理由是“具体操作困难”以及“会侵犯官员财产隐私权”,既然有这种体制障碍,官员的收入肯定是透明不起来的。

  可以想见,新办法所指的公民,实际上是普通老百姓,所谓的公民个人收入档案,不过是“平民个人收入档案”。于是,《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实施后,将会出现这样一幅不平衡的制度图景:在国家眼中,老百姓的收入是透明的;而在老百姓的眼中,官员的收入却是不透明的。政府看得到百姓,百姓却看不到政府。

  显然,这种不平衡的图景是不符合现代国家理念。百姓收入透明主要是便于国家收税,所谓“无代表不纳税”,老百姓为何要向国家纳税?不仅为了能享受到公共福利,还有一个重要的维度是获得政治权利,而政治权利中最重要的又是监督政府的权利———如何监督政府?能知晓公共权力执行者官员的收入乃监督应有之义,收入是权力资本的附属品。从这个逻辑可以推出,国家要透明地看到老百姓的收入,前提是,官员的收入首先要是透明的,让百姓看得见的。

  官员收入先透明了,其权力行使才有了公信力基础;官员收入先透明了,老百姓才会确信自己交的税不会变相地流到官员的私人腰包,这样的话,国家的财政汲取能力才能得到提升,老百姓相信税收会用于公益事业而勤于纳税;官员收入先透明了,《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之下就没有了享有特权的公民,而越少豁免的制度越有效力,能平等对待每个人的法律最有生命力。

  国家眼中,百姓的收入是透明的,百姓眼中,官员的收入是隐秘的———这种透明性的失衡源于话语权的失衡,国家有充分的权力使社会透明,而在使官员收入透明的方面,百姓只享有很少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法规要有生命力和公信力,这种状况就必须得到改观。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5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