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发展观须根本改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11:56 中国产经新闻 | |||||||||
记者 周华公 北京报道 “许多人没有想到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如此快速。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给环保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使得我国环境生态虽有局部趋好但整体恶化。”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9月15日说。参加这次会议的环保总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十一五期间以及更远的将来,只有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改变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观,完全贯彻中央提出的科学发
粗放经济戕害环境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表示,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主动改善与自然界的关系,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采取与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但形势严峻。 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司长樊元生指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仍然属于粗放型、外延型,主要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靠高消耗支撑。例如,2004年全国经济增长速度高达9.5%。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给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其中,主要原材料和能源生产量迅速上升。2004年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26.3%,煤炭产量相当于2000年全世界煤炭产量的30%以上,水泥产量相当于全世界水泥当年消费量的一半,原油产量比2003年增加500万吨,发电量比2003年增加0.3万亿千瓦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是OECD国家的11.5倍单位GDP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是日本的60倍和18倍。另据相关调查显示,2000年铁矿石产量达2.1亿吨,而2004年就达到3.1亿吨,其中一半是靠先进的和一般的采矿选矿设备生产的,另一半却靠盲目发展的落后采矿选矿设备生产的。而生铁在2004年达到2.5亿吨,其中26%是耗能大污染重的小高炉生产的。 正是由于这些高能耗高污染乱开发的粗放型生产导致全国环境局部趋好整体恶化的严峻现实,给全国环境保护带来空前的压力。 地方政府当改变思路 不过,有关人士指出,这些粗放型生产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某些地方政府利益部门单纯追求GDP提高,顶住国家压力,任由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小企业生产造成的。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司长祝兴祥指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为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重大作用,必须从源头解决好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关系到生产力布局和生产要素配置、资源能源利用等政府的一些政策和规划,一旦决策不当,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广、历时久、程度深;二是低水平、重复、盲目开发建设,若不加以控制,造成的结构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难以消除。”而地方政府在这两个问题上尤其需要正确对待。 一些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上迷思于粗放型发展,给环境执法造成巨大压力。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局长陆新元指出,一是一些地方以政府名义出台“土政策”、“土规定”,明文限制环保部门依法行政,导致不少“特殊”企业长期游离于环境监管之外。二是一些企业甚至暴力抗法,执法环境差。如一些违法排污企业的老板,又是“红顶商人”,戴有人大代表等多种政治“光环”,环保部门即时查到其环境违法行为也受多方制约难以查处到位。 大棒惩罚到胡萝卜诱惑 地方经济要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过去,一旦地方政府某些部门和地方企业因盲目发展经济,对当地和周边环境造成巨大伤害,其事件的相关单位和负责人必须得到严厉惩罚。但有关人士指出,单纯的惩罚不能使地方政府完全走出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误区,而是要通过示范工程,指出正确发展的道路和模式,才能帮助地方既发展经济又能保护环境。因此,今后必须加强“胡萝卜加大棒”的环保策略。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祝兴祥告诉记者,过去内蒙古某市资源耗费型的经济发展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但在环保总局的指导下,该市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尝到甜头后,目前,该市主动规划新型绿色项目。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万本太指出,目前全国的百强县市中有很多是生态建设很好的城市,这对那些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的县市地方政府会带来很好的示范作用。因此,有关专家指出,要让地方政府在看到和尝到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才能让地方政府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思路,配合宏观政策,保障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这是国家环保总局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