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打压中国 东海油气田问题将成风向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8日 09:31 《财经时报》 | |||||||||
小泉的连任将致使中日经贸交往中的各项问题敏感化,而东海油气田等能源问题将成为中日经贸关系乃至政治关系走向的风向标 □本报记者 钮键军 曾在商务部工作多年的人士们现在有了很好的去处——日资企业。在华的日本企业为
但这些公司的算盘可能将被小泉纯一郎的连任打乱。9月11日,小泉纯一郎领导的自民党在日本众院选举中获胜。小泉连任表明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已经十分高涨,小泉连任后将继续奉行对华的强硬政策,这种强硬政策将会直接造成中日经贸关系的继续降温。而中日之间那些和政治紧密联系的问题,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中日经贸关系的焦点。 往日黄花 从60年代中日民间出现“友好贸易”之后,除文革期间出现了中断,中日经贸关系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2003年,日本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国。但这一趋势在2004年出现逆转,欧盟取代了日本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日本退居到第三位。而这种情况在今年还在继续,日本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又下降了1.6个百分点。 面对这一情况,日本伊藤忠商社中国区前总经理佐佐木聪吉呼吁:“希望能出现几个廖承志式的人物,来推动中日贸易发展。”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廖承志和日本友人铃木一雄一起推动了中日贸易的正常发展。 但佐佐木的这一想法或许很难实现,因为目前中日经贸关系冷却的根本原因并未清除。学者普遍认为,中日经贸关系的冷却主要源于小泉在政治上对华的强硬立场。小泉自2001年担任日本首相后,一直坚持对华的强硬立场:连续参拜靖国神社、不顾中方劝阻支持扶桑出版社出版新的历史教科书......小泉的这种对华政策致使中日政治关系从冷变为冰冷继而降到了冰点,中日之间的高层往来已经被断绝。 一些日本人士希望中日能将政治和经济分开,但熟悉中日历史的人士都深知,中日的经贸关系一直是服从于政治关系的,政治冷必然导致经济的降温。文革期间,在日本长崎发生了焚烧中国国旗事件,中日经贸往来立即中断。 打压中国 同时,小泉政府奉行的“脱欧返亚”的做法也必然会引起中日在经贸关系上冲突不断。 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开始反思自己的外交政策,并确认了新的外交方针:脱离欧美、返回亚洲。这一政策的实质是建立日本在亚洲的霸主地位。 日本政府的这一构想受到了日益强大的中国的挑战。在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区的问题上,中国抢先与东盟达成协议,并于今年7月正式开始实施。而日本与东盟的谈判还在进行当中。日本一直将东盟视为自己在亚洲的后院,中国在这一地区影响力的扩大无疑触及到日本的禁区。因此日本开始在经济上打压中国。 今年上半年,日本产经省发布公告,告诫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要谨慎,因为在华投资“有很大的风险”,并鼓励日企去越南或印度投资。 同时,日本政府全部将从2008年取消对华的ODA(政府援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日元贷款。日本一直认为,正是日本国内的资金(政府和民间的)支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日本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也是日本打压中国的一个重要背景,日本政府坚信,中国经济依赖日本。2002年,日本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为50亿美元,到2003年,这一数字增加近2倍,达到147亿美元。而且中国从日本进口的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机械设备。 一位日本商人表示,“只要中国希望发展经济,就必须要进口日本商品。” 东海是试金石 鉴于小泉一再强调明年9月他将辞去首相职务,所以在这一年时间内,小泉不会更改此前的外交政策,拿出实际行动缓和中日关系,因此中日经贸关系降温的趋势还将延续。 在社科院研究员冯昭奎看来,东海油气田是今后中日经贸关系中最为敏感的问题。自中国的石油公司在这一区域开始勘探油气资源以来,日方就一直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先是要求中方停止勘探,并向日本提供有关这一地区油气储量的详细数据,在遭到中国拒绝后,又宣布给予日本帝国石油公司在这一区域的开采权,同时还暗示,日本将有可能采取军事行动。 据悉,东海地区蕴藏的油气储量可以供中国使用80年。在石油价格高居不下的今天,这块油气田对于中日两国都是至关重要的。 日本一直致力于寻找到一个稳定的石油供应基地。在俄罗斯宣布远东石油管线首先通往中国之后,日本政府对东海这块油气田的渴望之情是可想而知的。 同时,东海油气田也关系到中国主权问题,中国政府一直反对日本所说的,中国侵犯了日本领海的说法。因此,东海问题不仅是中日之间经贸关系发展的敏感问题,同时也是两国政治关系的试金石。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