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内不宜开征燃油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7日 16:06 中国经营报 | |||||||||
2005年09月16日 19:14 作者:来源:中国经营报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9月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出台燃油税是必要的,开征燃油税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 张国宝的这一表态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内媒体几乎一致认为,国内很
中国当然需要开征燃油税,其中的理由已经讨论数年了。然而,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在制定和执行时必须考虑到时机选择和综合影响,而不是只根据某一方面的理由来决定政策制定。在目前情况下,燃油税政策是否会受到舆论的影响,令人担心。 理性地来看,今年并不是开征燃油税的最好时机。这种看法的主要理由是:在当前的高油价环境之下,中国经济和社会对燃油税的承受力不足。必须意识到,开征燃油税就相当于燃油加价,而且由于税收政策的刚性,燃油税将是一次不分地域、行业的普遍加价。在当前国际油价的背景下,这一政策的杀伤力将尤其大。 在高油价之下开征燃油税,对宏观经济和行业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过去在燃油税问题上之所以“久议不决”,就是考虑到对经济的影响。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曾经表示,在高油价水平下出台燃油税,担心会增加企业的负担,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由于国内不同的消费对象和个人使用油量的不同,燃油税导致的最后负担结构也会有很大不同。在物流业、公共交通、航空等行业,新增的税负很可能会显著增加。 根据我们的估算,如果成品油价继续上涨超过每升5元,将对居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和冲击,并可能发展到供给方面,影响到很多产业的发展,甚至危及这些产业的生存。这种影响可能按照以下的风险路径来传导:厂家压缩产能甚至倒闭,金融坏账大幅增加,农产品价格及其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大幅上涨,通胀压力破位上行,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需求疲弱,完全可导致整个经济增长陷于停滞。在这种危险的前景之下,如果政策部门依然开征燃油税,甚至要在今年完成,这实际上就是放手让油价再度大幅上涨,这种思路令人遗憾,并且充满了政策风险。 再让我们看一看高油价之下的国际形势。9月12日国际劳工组织一份内部研究报告认为,与2004年1.8%的就业增长率相比,更高的油价会使今年的就业增长率削减至1.6%。这意味着今年新增加工作机会将由去年的4890万个减少至4480万个。该报告判断,油价上涨已经引发了国际社会问题,其中对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带来的不利影响将最为明显,当地的食品、运输以及生产成本都将增加。虽然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对油价的承受力较强,但一些国家组织近日已在酝酿发动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在欧洲,比利时、英国以及法国的卡车司机和农场主们目前正在进行动员。在亚洲,菲律宾规模最大的运输组织——菲律宾全国集尼车司机及业者联合会发动全国大罢驶,抗议政府无法控制油价持续上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国家的抗议矛头都直指燃油税政策。在英国,抗议者指责英政府对于高油价毫无作为,呼吁降低甚至取消燃油税以缓解油价的压力。但英国财政部长布朗明确拒绝了免去燃油税的要求,称问题的根源并不是税收而是全球油价翻了一倍。欧盟在9月8日的会议上敦促所有25个成员国不在燃油税的问题上让步,大多数财长也在近日誓言不会向抗议民众们妥协,但这种试图建立统一战线的努力已经失败。据了解,波兰在本月就将降低本国的燃油税,而匈牙利政府正在推行2006年燃油税削减计划,法国政府已经宣布,将使用间接手段减轻油价的不断飙升给农民造成的负担,预计将包括对未开发地产的税收减免。 不论是从国内经济和产业的承受力,还是从国际形势及其他国家的应对措施,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开征燃油税对目前的中国是极不合适的。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燃油税政策应该缓行!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