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走势打开价格机制改革新空间 启动时机到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 01:51 中华工商时报 | |||||||||
亚杰/文 国家统计局新近发布的统计数据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1.3%。这是23个月来的新低。尽管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2%,但是,关于中国经济是否面临新一轮通货紧缩风险的议论,恐怕又要风生水起了。当然,如果换个角度,透过CPI走势,我们还可以看到另一番景象。
虽然CPI是衡量物价走势的重要指标,但是,至少现在看来,还不能说它恰当地反映了市场的供需关系,因为在不少领域,由于管制的存在,价格并不能准确地表现出市场的供需关系水平。比如水和电,它们的价格上涨已经成为CPI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力,然而有意思的是,水和电的价格其实始终处于管制状态,也就是说,它们价格的变动主要并不取决于市场的供需关系。更典型的例子是燃油价格。不久前,发生于广东等地的油荒,不少分析都明确指出,其症结在于,在现行价格水平上,成品油生产企业多生产多销售就等于多赔钱,而成品油价格受政府管制,不是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供需关系进行调整的,所以企业一方面在国内市场惜售,另一方面热衷于出口。 对于一些领域的物价实行管制,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防止相关企业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哄抬物价,从而造成社会不公或引发通货膨胀,从而抑制经济增长。这样的初衷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把价格管制当成反垄断的利器,其中的利弊是否需要重新衡量?当CPI走势显示管制类商品价格已经获得一定松动空间的时候,我们还有没有必要一味替通货膨胀担心? 更重要的是,放开价格管制不仅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且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为了突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为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央政府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这样一个目标至少应该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为此,撬动资源价格杠杆,就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路径。比如石油,有研究称,应对高油价的最好办法是抑制石油消费;而抑制石油消费的最好办法,自然也只能是提高成品油的价格了。国际能源署的研究表明,燃油价格上升1%,美国居民燃油需求减少0.22%,欧洲减少0.84%,日本减少0.26%。在我们这里,估计不会存在另外一种逻辑。 有经济学者认为,一些资源类商品的价格已经被严重扭曲。现在,也许到了启动新一轮价格机制改革、还资源类商品价格以本来面目的时候了。(16F5)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