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工商时报:汇率升值必须防紧缩效应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 01:51 中华工商时报 | |||||||||
刘黄/文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最近提出,25年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趋势性变化,表明中国经济成长进入实际汇率升值新时期,对其从政策面给以响应和支持的汇率新政是一个标志。
卢锋说,带来人民币汇率趋势性变动的三个原因是: 一、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增长。中国制造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数据显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开始增长,并出现加速趋势。 二、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性变化。中国国际收支在20世纪90年代呈现双顺差,并且这一顺差在不断增长,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工贸易和国外直接投资的结合。20世纪90年代后期加工贸易在中国总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而且中国的贸易赢余主要是由加工贸易产生的。从事加工贸易的大部分是外资企业,外资的大量的流入导致资本账户盈余。双盈余使中国的外汇储备猛增,支持了中国名义汇率的升值。 三、价格和贸易改革的影响。计划经济时代,许多出口品的价格是被人为压低的,20世纪80年代,价格自由化改革使出口丧失竞争力。若继续出口,要么需要政府补贴,要么需要名义汇率贬值。但与此同时,贸易改革在逐步取消出口补贴。这对国际收支带来极大压力,部分地导致了人民币汇率的间歇性贬值。到1992年,90%以上的零售物品和80%以上的生产资料的价格都已经放开,出口补贴在1994年也被取消。导致的结果是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压力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不复存在。 卢锋教授认为可以进一步假设人民币实际汇率从长期看已经有了升值趋势。1998—2001年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是暂时性的,主要受国内宏观经济通货紧缩周期性因素和亚洲金融危机外部冲击的影响。危机过后,那些决定人民币长期变动的因素已经并将继续发生重要作用。 卢锋提出,从劳动产率相对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态势转变,改革开放进程阶段性特点等角度观察,人民币实际汇率先贬后升路径是合乎我国经济成长具体规律的现象。然而需要指出,这里的升值趋势,是指人民币实际汇率由经济成长基本面因素作用派生的长期走势,不等于说实际汇率在未来每个时点总会升值。人民币实际汇率未来展开路径,不仅会受趋势因素影响,而且受国内外其它复杂因素作用,短期可能朝不同方向变动。另外实际汇率升值不等于名义汇率升值,因为实际汇率可能通过相对物价上升而升值。 卢锋认为,从体制和政策配套性角度看,有必要建立一个具有弹性的市场化汇率体制,来认可和支持这一客观要求。如果长期固守旧汇率体制和平价水平,同时又利用极具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手段遏制住相对物价上涨,则实体经济成长可能会因为实际汇率升值要求不能得到政策面响应而受到损害。好比一个发育时期青春少年的成长过程,可能被一件过分紧狭僵硬的衣服所妨碍。 卢锋说,7月21日出台的新汇率政策有助于缓解有关国际政治压力,有助于缓解贸易顺差飙升表现的内外经济不平衡压力。从长期看,汇率政策调整,也有助于利用市场价格手段鼓励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服务业等不可贸易部门成长,逐步提升我国产业和贸易结构,从而更有效落实政府倡导的科学发展观。逐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对于实现人民币走向完全可兑换这一更为长远目标,是一个积极的步骤。 与此同时,卢锋提出,要充分重视深化汇率体制市场化改革带来新的困难。经济学理论常识表明,本币实际汇率升值,意味着向经济引入紧缩因素。日前宣布汇率变动幅度较小,紧缩效应可能比较有限。然而考虑到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景气状态周期性变动敏感时期,并出现某些朝通货紧缩方向转变迹象,因而对相关政策可能产生的短期影响也需要足够关注,特别要预防汇率政策调整和宏观景气看淡双向夹击可能带来的负面冲击。汇率升值会给我国低端出口部门带来困难,对扩大就业带来压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和时间表产生不利影响。 但卢锋表示,他的研究表明:这些冲击和负面影响,毕竟是我国经济发展实质性成功所派生的,并最终应能在经济开放成长过程中逐步得到解决。(16F3)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