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值得我们学习什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5日 18:00 新浪财经 | |||||||||
1987年11月12日,第一家中外合资经营的快餐企业——肯德基出现在北京前门繁华地带。就在中国人还来不及从“洋鬼子来了”的惊呼声中反应过来之时,KFC的标志如雨 后春笋般在中国各大中城市冒出,到处可见。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一座座城市收买了中国的下一代。KFC的标志、山德士上校慈祥的笑脸,成为中国城市儿童成长的亲密伴侣,成为年轻人及孩子们的最爱。
随着洋快餐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洋快餐的关注也日益增强,其中也不乏质疑之声。 中国营养协会公布的一组数字表明,中国家庭中已有45%%的居民出现体重超重现象,9.2%%的学龄儿童出现肥胖。有关专家认为,油的摄入量过高,是导致肥胖的关键因素,以油炸食品为主的洋快餐因此受到质疑。 卫生部近期陆续接到社会各界关于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安全性问题的咨询,4月13日中国卫生部发布公告,建议尽可能避免连续长时间或高温烹饪淀粉类食品;提倡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改变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减少因食入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 5月底,美国康涅狄格州议会通过法令,从5月26日起,禁止全州中小学向学生出售高热量碳酸饮料和薯条等垃圾食品。 8月3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总检察长比尔·洛克耶尔对9家著名连锁快餐店和食品制造商提起诉讼,要求法庭强制他们用警告性标签标明其炸薯条、薯片中致癌物丙烯酰胺的含量。 我国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办公室及中国儿童中心首次发布“中国居民营养膳食与营养状况变迁”报告,称全国超重人数、肥胖患者分别为2亿、7000万人,建议多吃粗粮和禽肉类,每天吃半公斤蔬菜,做菜时切记少放盐,每天要运动半小时。 面对以上风波及中国营养调查报告,肯德基是怎样做的呢? 肯德基作为经营“洋快餐”的国际著名品牌,刚从涉红事件中缓过劲来,并因在整个事件中的主动坦诚态度而得到中国消费者的谅解。其实在涉红事件之前,针对“传统洋快餐”的不足,肯德基就成立“食品健康咨询委员会”,发布“食品健康政策白皮书”,加强健康普及教育,倡导“没有不好的食品,只有不好的饮食习惯。上帝赏赐的美食,关键看你怎么做”新概念。 肯德基“天天运动,健康一生,让我们动起来”的健康生活主题活动,已经在去年就拉开了帷幕。肯德基全国青少年三人篮球冠军挑战赛在肯德基和中国篮协的共同主办下,已在全国范围内隆重登场。此项赛事是肯德基在培养良好运动习惯、推广健康理念方面的又一切实举措。 肯德基居安思危,为保护中国消费者的健康,从行业的高度,针对“传统洋快餐”以油炸食品为主,高热量、高脂肪的不足,针对中国居民营养膳食与营养状况变迁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人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和体力活动少与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富贵病”发生密切相关的结论,主动提出“美味安全,高质快捷;营养均衡,健康生活;立足中国,创新无限”的“新快餐”概念。百胜餐饮集团作为企业公民,发起“新快餐”行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一件有利于广大消费者、有利于政府、有利于餐饮业的实事。 近年来,肯德基在产品研发上不断创新,努力改变传统快餐品种较少及“三高”的缺憾,增加消费者在餐厅的饮食选择,尤其注重蔬菜类、高营养价值食品的开发。其中,为满足中国消费者口味开发的长短期产品,有胡萝卜面包,老北京鸡肉卷、玉米沙拉、芙蓉天绿香汤、肯德基营养早餐(香菇鸡肉粥、海鲜蛋花粥、枸杞南瓜粥、鸡蛋肉松卷、猪柳蛋堡)等。这些产品深得中国消费者的肯定和喜爱。 今年5月22日,肯德基的老乡——美国肯塔基州州长厄尼·弗莱彻和夫人在品尝了中国肯德基店的玉米、老北京鸡肉卷、澳门蛋挞等食品后表示,比起美国的肯德基,这里的食品更加接近中国人的传统口味,更适合中国人的食品健康结构。弗莱彻说:“我终于知道,肯德基为什么能在中国一次又一次地渡过难关,并得到快速地发展。” 此言不虚,因为在中国,百胜一直雄踞餐饮行业百强榜第一名,仅上海一地的肯德基餐厅就已达到158家。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说:“为了不让崇拜它的消费者逃跑,肯德基在中国始终坚持本土化原则。”据悉,肯德基早餐的玉米汤、素菜汤、玉米和老北京鸡肉卷、蛋挞等,在其他国家没有。 针对丙烯酰胺致癌传闻逐渐升温问题,记者在采访福州肯德基时,福州肯德基总经理赵文欣女士表示:“肯德基一向坚持严格的食品质量和安全标准,所有产品全部符合甚至超过当地各级政府的规定。如果当地政府修改有关法规,我们会遵照新规定修改企业标准。现肯德基不断推出新的品种,力图使消费者的选择多样化。” 肯德基的营养顾问李淑媛女士则认为,消费者应该看到肯德基所做出的努力。(企业信息,由肯德基提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