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把月饼还给月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5日 15:05 今晚报

  中秋节又快到了,月饼蠢蠢欲动,又开始纷纷招摇上市。北京现在卖的月饼花样翻新,但南风北渐,大多是广式或苏式,以前老北京人专门买的京式月饼中,只剩下了自来红,冷落在柜台的角落里,其中一种叫做翻毛月饼的,更是已经多年不见踪影。

  翻毛月饼类似现在的苏式酥皮月饼,但那只是形似而并非神似。赵珩先生在《老饕漫笔》一书中,专门有对它的描述:“其大小如现在的玫瑰饼,周身通白,层层起酥,薄如

  笺,细如绵纸,从外到内可以完全剥离开来,松软无比,决无起酥不透的硬结。馅子是枣泥的,炒得丝毫没有糊味儿,且甜淡相宜。翻毛月饼的皮子是淡而无味的,但与枣泥馅子同嚼,枣香与面香混为一体,糯软香甜至极。它虽属酥皮点心一类,但上下皆无烘烤过的痕迹。”

  这是我迄今看到过的翻毛月饼最为细致而生动的描述了,最初看到这段文字时,立刻回到当年中秋节吃翻毛月饼的情景。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候父亲一只手托着翻毛月饼,另一只手放在这只手的下面,双层保险,为的是不小心从上面那只手中掉下的月饼皮,好让下面这只手接着,当然,这可以见那时老辈人的小心节省,也足可见那时翻毛月饼的皮子是何等的细、薄、脆,就如同含羞草一样,稍稍一动,全身就簌簌往下掉皮。赵先生说的“薄如粉笺,细如绵纸”,真的一点不假。

  好多年不见翻毛月饼卖了,也不知道现在这手艺传下来没有。

  前两年,在网上看到一位台湾老人怀念北京的翻毛月饼,忍不住在网上发帖子,也专门说到那皮子:“如果一般的月饼层次有15层,那么翻毛就有25层,外皮只要稍一用力,就会有一小片一小片剥落,像一根根翻飞的发浪,因此叫翻毛。”因怀有思乡之情,他把翻毛月饼皮说得那样层次分明那样的神。不过,他说翻毛得名是因为像翻飞的发浪,我是第一次听说。

  赵先生的那则文章只说了翻毛月饼枣泥馅的一种,其实,翻毛月饼的馅有多种,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里就说过:“有一种山楂馅的翻毛月饼,薄薄的小小的,我认为风味很好,别处所无。大抵月饼不宜过甜,不宜太厚,山楂馅带有酸味,故不觉其腻。”

  据说当年致美斋还有种鲜葡萄馅的,也是一绝。如果把这样“别处所无”的翻毛月饼重新挖掘挖掘,没准能给越演越烈的月饼市场添点儿新意。在日益注重浓妆艳抹的过度包装中,重走本色派老路,就如一位诗人的诗所说“把石头还给石头”,也把月饼还给月饼。

  翻毛月饼是一曲乡间民谣。越发豪华的广式或苏式月饼,已经成为了闹哄哄秀场上的歌手大奖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9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