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独醒型经济学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4日 13:08 《经济》杂志 | |||||||||
契诃夫有言:“有大狗,也有小狗,可是小狗不应因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就让它们各自用上帝赐予的声音叫好了。” 非主流声音是舆论生态的健康表征,我们可以不欣赏,但不能否定其存在的权利。不过存在的未必尽是合理的,某些高论招来骂声一片,往往并非受众心态出了问题,而是发言者心态大有问题。本月以来,几位经济学家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另类观点,乍看仿佛石破天惊,略思即感荒诞不经。这些经济学家为何不约而同地犯一些低级错误,究竟是水平问题还是立场问题?
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认为“现在是‘一面倒’”,“流通股股东处于优势地位”,“从非流通股这边基本没有人说话”。——在这位先生眼中,非流通股股东竟成了弱势群体。这一判断如此新颖大胆,且不说流通股股东作何感想,恐怕连非流通股股东都不好意思公开赞同。 在对价思路已获广泛认同并已实际执行的背景下,这位经济学家仍表示,“老实说,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补偿。因为从2001年到现在,这个股权已经变化这么多了,谁受了损失,你补偿给谁?按照什么标准补偿啊?”——难道他不清楚证券的转让、股权的流转实为权利义务的让渡、风险收益的承继吗,为何还提出这种貌似寻根溯源、实则乱搅混水的伪问题呢? 另一位经济学家则径自授予非流通股“免费流通权”,或者在他看来根本就无所谓“非流通股”。他将非流通股的“非流通”解释为“暂不流通”,并推论道:“‘暂不流通’不能解释为‘永不流通’。暂不上市流通就是暂时如此,不是永久如此。非流通股进入上市流通,没有违背任何承诺。证监会要求发行前的股份暂不上市流通,限制了非流通股的权益。非流通股是受害一方,结束股权分置,恢复其流通权天经地义。”——如此赤裸裸的创造性诠释,恐怕足令监管部门、相关部委、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直至普通股民无一例外大跌眼镜吧? 这位经济学家断言:“补偿流通股的主张,前提错误,逻辑混乱,没有可信的事实说明其合理性,于法无据。实施这一补偿,损害了市场经济和产权制度的基础,破坏了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明火执仗地侵占和剥夺非流通股股东的合法财产权利。”——对于各方已经接受的补偿方案,该先生仍不惜拔到政治高度进行阻击,其内心的焦灼可见一斑。 还有一位专家以独立董事的身份对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达成共识深感不满:“我对法人股东向流通股股东赎买流通权这一点,提出了不同意见。”虽然明知“提出赎买的是作为法人股东的集团公司,正所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他仍刊布“一个独立董事致上市公司的公开信”,大讲特讲“我为什么投反对票”。——这种同时既反大股东、又反小股东的两面作战型独立董事,恐怕在全球范围内也属孤例吧? 几位“反潮流勇士”抛出的具体命题,如“非流通股股东并未侵占流通股股东权益”、“全流通未必影响股票价格”、“非流通股股东送股越多,流通股股东越吃亏”等等,根本没有反驳的价值,倒是他们的某些心态耐人寻味。这几位经济学家居然不承认“每个人是自己利益的最好看护者”,越俎代庖、急不可耐地替别人操心:他们替流通股股东操心,生怕场内的股民因送股方案而吃股价下跌的亏,又担心离场的股民因没得到补偿而心理不平衡;他们替非流通股股东操心,担忧控股股东话语权下降,埋怨大股东不该向小股东让步;他们替国家操心,警告对价方案会破坏市场规则、损害法治基础;他们替人民操心,声称对价方案是将国有资产无偿分给股民,损害的是全体纳税人的利益。明明是各方利益相关者经反复博弈达成的合作共赢之道,这几位不请自来、擅自代言的经济学家却认作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大逆不智之举,很有“举世皆醉我独醒”的气概。 依“经济人”预设,人的行为动机不出“名利”二字。几位独醒型经济学家为流通股股东、非流通股股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摇旗呐喊声嘶力竭,“心中装满别人,惟独没有自己”,这是否有些不正常呢?在利益分殊与利益冲突显性化的时代,经济学家成为利益集团代言人本无足为怪,奇怪的是究竟什么力量让他们论证逻辑形同打劫、一点儿技术含量也没有?前人云“‘名利’‘名利’,‘名’在‘利’前”,难道这几位经济学家企图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姿态博取想象中的青史座次?转型期众声喧哗之中,我们很难厘清所有的头绪,只好对此类严重违反常识的离奇之论保持一份必要的警惕。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