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加城市标志性建筑是一种徒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4日 11:55 新华网 | |||||||||
王纪旺 历时一月有余的中国北京2008“城市标志”概念性设计国际竞赛活动初出结果,16份设计方案从全部198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包括高耸的龙腾塔、绚丽的光之山、壮观的摩天轮、优雅的北京伞等造型,据悉北京将从这些入选方案中选择并建成北京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据9月12日《北京娱乐信报》)
提起北京,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天安门、故宫、天坛等这样具有重大文物价值的古建筑群,它们也很自然地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然而,面对如今的北京,虽然高楼林立,但能够代表其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现代化建筑却并不多。究其根源,笔者以为在于这些建筑缺乏独特的个性,因此这些现代化的建筑虽然宏伟,但也只能无奈地淹没在林立的钢筋水泥“森林”中了。因此,此番为北京征集标志性建筑设计方案的创意正是契合了这一现实。 然而,对于这一良苦用心,笔者却并不敢奢望。众所周知,像埃及金字塔、悉尼歌剧院、巴黎埃菲尔铁塔等这些知名的标志性建筑,很多都是经过了时光的历练,有的甚至经历了数千年的时光考验,才成就了如今举世公认的表征,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标志。而在建设之初,恐怕这些公认的标志性建筑绝大部分都没有怀着欲建成“标志性建筑”的理想的,其实这也符合建筑的特征,毕竟谁也无法准确构思和勾勒出这些建筑未来的走向。而像北京这种一开始就准备打造成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的思想,笔者以为却恰恰陷入了有些过于急功近利的怪圈。 如果是想创造出几个人工景点,那就罢了,但非要挂上北京城市标志性建筑的招牌,则它既是对标志性建筑的误解,也是对民众意愿的一种轻慢和亵渎。毕竟,人们对于北京的认可和熟识,依靠的依然还是天安门、天坛等具有长远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强加的标志性建筑只能是一种徒劳。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