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坚持禁微不理性 中国人还没有禁微的本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4日 07:04 新京报 | |||||||||
8月17日新华社曾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有关“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讲话中,明确要求取消一切不合理的限制低油耗、小排量、低排放汽车使用和运营的规定。9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负责人赵英民表示,随着我国汽车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一些地方限制小排量的政策必将退出历史舞台。而最近,一位市民也因驾驶排量1.0升的夏利车在长安街行驶被罚,将北京市西城交通支队告上法庭,并得到法院受理。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能源需求量已超过了能源生产量,而且每年的资源消耗量远高于每年资源的新探明储量。在此背景下,促进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地发展,构建节约型社会就具有格外深远的意义。 然而,在很多时候,人们容易陷入认识和行动不一致的怪圈。所有人都知道高排量车更耗油、保养成本更高、对环境的污染也更严重,但人们在面临购车选择时还是倾向于大排量车。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中,基本上没有把小排量车作为公务用车的。地方交管单位并非不明白小排量车在节省资源、缓解交通紧张和环保方面的优势,却依然对其实施了若干歧视性政策。 我们不妨将小排量车定义为两厢车,把高排量车定义为三厢车。那么国人对两厢车的歧视和对三厢车的青睐,可能是根深蒂固的。在欧洲市场,很多畅销车型是两厢车,但它们在中国首次推出时,都以三厢车的面目出现。在这方面,中国人对车型的态度和欧洲人、日本人大相径庭。 在欧洲的大街上,占主流的都是两厢车。与三厢车相比,两厢车天然具有机动性更强、耗油量更低、维护成本更低、对环境污染更小的优点。如果经过精心设计,两厢车后备厢的储物量并不会低于三厢车。因此,在人口密度较大和资源较为稀缺的欧洲和日本,两厢车的风行是理性的必然选择。而经济型轿车之所以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上世纪70年代两度爆发的石油危机引起的油价飙升。 中国人对高排量车的偏好,在国际社会上也有类似的,这就是美国人。在美国,最为耗油的四驱越野车和家用皮卡也有广阔市场。但是,美国人有喜欢高排量汽车的本钱。美国是一个真正地广人稀、人均资源丰富的国家,而且公路交通异常发达。由此看来,由于中国和美国的具体国情、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不同,因此中国人对高排量车的偏好就有些非理性。 中国人对高排量车的偏好,究竟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呢?市场问卷调查显示,很多购车人认为三厢车比两厢车更气派。这恐怕揭示了中国购车人的真实心态。在过去,由于中国居民收入水平很低、国内汽车产业不发达,加上对进口汽车征收了很高的关税,因此汽车是奢侈品,拥有汽车被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如今,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发现,购车开始成为一项可行选择,汽车也从奢侈品向正常品或必备品过渡。但是,新的购车者在消费理念上,依然沿袭了爱面子和大即是好的传统观念。对此,我们除了慨叹消费惯性,还不得不承认来自高收入阶层的示范效应的作用。 令人欣慰的是,精致的两厢车在中国的街头已越来越普遍,这说明中国的消费者在消费理念上,已开始向实用性转变。近期,在油价飙升的阴影之下,相信更多的购车者将会选择购买小排量车。换句话说,能源价格的攀升的确能够推动我们转变传统观念、加速我们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与此同时,如果一些地方政府继续坚持“禁微”,那么,这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非理性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