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欧洲发展对华关系 为何美国不可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 12:43 新华网 | |||||||||
新华网9月13日消息 香港亚洲周刊最新一期发表文章说,中欧和中美关系近年来呈现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中欧关系稳步发展,而中美关系持续紧张。这种不同源自欧洲和美国不同的对华政策,美国应该仿效欧洲,调整它的对华政策。 原文提要:中国与欧盟互相体谅,不仅解决纺品贸易难题,双边关系也大为增进;而美国则处处以敌对的“冷淡”政策,不断鼓吹“中国威胁论”,动辄以报复手段对付。欧洲
就在中美纺品谈判无果、美国又再扬言将对中国纺品扩大设限之际,北京举行的第八届中欧峰会期间,中国与欧盟双方领袖却能以相互体谅的态度各让半步,就目前积压在欧洲港埠的纺品问题,达成合理解决的协议,欧盟二十五成员国也通过这一协议,积压的中国纺品将可解封。 这是个非常鲜明的对比,因而《纽约时报》社论也对美国那种极具敌对性、而且非常保护主义的策略加以抨击。 其实,对近年来中欧和中美关系发展加以观察,就会发现中欧与中美关系早已呈现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在中欧关系方面,欧洲以“介入”的方式,非常低调但却建设性的一步步为双边关系加温。从一九九八年双方建立每年一度的高峰会谈机制后,不但双方贸易持续成长,而且合作的范围日益扩大,今年高峰会签署协议的范围,除经贸外已扩及政治、气象、能源、旅游、太空与核能等。一种全方位的策略伙伴关系,已一砖一瓦地即将搭建完成。 而相对的,则是中美关系却在持续的紧张中,而关键即在于美国所采取的敌对性“冷淡”政策,尤其是今年二月以来,美国全面展开“中国威胁论”的妖魔化攻势,更让中美关系随时有倒退之虞。美国在这半年多里,几乎每项问题它都以强势攻击、颐指气使的态度,用威胁代替协商,用丑化取代谈判。美国的这种态度,甚至连欧盟也都难以消受。稍早前美国反对欧盟对中国解除武器禁运,不断扬言要对欧盟实施惩罚,因而欧盟秘书长索拉纳也公开反驳说:“美国除了威胁,别的都不会。” 正因为中欧与中美关系出现这样的鲜明对比,而欧洲并不认同美国的策略,因此在过去半年里,中欧关系其实是以一种“鸭子划水”的方式在快速增进中,并使得今年的第八届中欧高峰会成为极具未来指标性的会谈。美国华府“策略暨国际研究中心”两位专家最近撰文表示:“欧盟已成了中国的首要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了欧盟产品第二重要目的地。这还不足以涵盖中欧关系的广度与深度。本周的中欧高峰会,双边关系大为加深,其中包括许多新而广泛的架构协议,如进一步正式化政治关系;在科技、劳动、旅游以及移民问题上加强合作;对气象变迁和能源供应安全的特别计划。中欧的太空合作早已展开,中国已是伽利略探测卫星开发及布置的主要伙伴。美国的决策者已必须对这样的发展有所觉醒了。” 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已经可以说,二零零五年,乃是中欧全方位策略伙伴关系的开展准备年。 看着中欧关系在这次高峰会上快速扩增,美国的确已必须有所觉醒。近年来,美国在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政策下,在国际社会上日益陷于孤立,而由于美国习惯于对欧洲颐指气使,已使美欧关系渐行渐远,除了伊拉克战争在欧洲不得人望外,这次飓风之灾,也严重损害到美国对欧洲的政策影响力。美国的对欧政策,以及对华政策,的确都到了必须痛定思痛、全面调整的时候了。 因此,在中欧关系大幅开展的此刻,美国的中国政策已必须重新调整。而首要之务,就是放弃寻找敌人、任意展开妖魔化,以及动辄使用报复威胁主义的手段。美国必须借着与人为善,承认国际多边主义,在多边中进行领导,果若如是,相信美国将不难恢复国际社会对它的信心。过去半年,美国为了炮制“中国威胁论”,不断在亚洲吹风点火,包括推动日本再军事化,意图进入越南金兰湾等等。凡此种种,皆造成亚洲的疑虑,这些手段皆不足取。 欧盟的态度才是美国应该仿效的。欧盟与人为善,以“介入”取代“围堵”和“冷淡”,由于对别人无野心,因而可以得到信任,并成为国际的中道力量。在第八届中欧峰会圆满落幕之际,或许这才是美国的镜子吧。 (责任编辑:米奇)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