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宪容:人民币汇率为什么不能自由浮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 10:15 东方早报 | |||||||||
早报特约评论员 易宪容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9日在加拿大召开的中央银行行长圆桌会议上表示:中国汇率制度目前尚不具备自由浮动的条件。目前全球经济并不平衡,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今后会有较多的调整,同时,国际资本流动性较强,中国经济体制还不能承受急剧的非秩序化调整。
在周行长看来,中国汇率改革必须创立以下几个条件,如银行部门改革取得进展,银行体系得到加强;减少对外汇交易某些不必要的管制,包括部分资本账户的管制;外汇市场得到深化和发展,能够为国内金融机构和进出口企业提供更有效的市场环境和必要的避险工具。也就是说,中国汇率改革必须建立在国内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的发展的基础上。特别是作为一个转轨中的经济,中国要一步就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不具备条件的,而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只能够在已有的约束条件下逐渐进行。可以说,这样的解释与说明有理有据,具有相当的说服力。 自7月21日央行宣布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后,尽管国内外市场反应十分强烈,但国际金融市场很快平稳下来;尽管国际上分析人士都预期人民币会继续升值,加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一直处于上扬态势(9月1日收盘价创出最高水平,达到1美元对人民币为80949元),但人民币汇率除了在所允许的范围内浮动之外,并没有出现业内人士所预期的结果;尽管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这次人民币的升值会降低中国商品的价格竞争力,造成出口的下降以及中国进口的上升,但里昂证券9月1日发布的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表明,8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则显现出三个月以来最强劲的增长,而进口订单指数则有所下落。 也就是说,这次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央行基本是采取了一种渐进稳健的方式,从而减小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在这次人民币汇率改革中,央行的旨意并非是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达到什么程度,而是通过人民币汇率水平的调整来改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来增强企业及民众汇率风险意识,从而为寻找一种更加适应中国经济环境的汇率制度创造条件。由此来看,中国汇率制度不采取自由浮动也就十分自然了。 至于中国汇率制度为什么不具备自由浮动的条件,答案在于它还是植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现实环境,植根于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植根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不平衡与不稳定。对于转轨中的中国金融来说,无论是金融市场制度缺陷,还是金融主体的行为、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金融组织机构的建立、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的推出都与发达的市场体系相去很远。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人民币汇率制度想一步迈入自由浮动的体制,不仅中国经济没有相应的承受能力,而且还可能因这种承受能力的脆弱性导致中国金融业的危机。还有,在全球化的国际金融市场中,由于大量的国际资本快速流动,必然会带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不平衡与不稳定。面对这种情景,当刚打开国门的中国经济一步跨入国际市场时,肯定会面临着巨大风险。因此,中国汇率制度改革采取渐进方式是必由之路。 当然,正如周行长所说的,中国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仍然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主导,对市场中人民币汇率正常的波动不会进行管理,但市场的波动过大时,央行的管理就会起到一种滤波器的作用,以便来熨平这种市场的异常波动,如外国的对冲基金要过度炒作人民币汇率时,央行就可能有作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管理性还会表现在防范危机的作用上,如在爆发战争、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特殊情况下,央行将采取特殊的干预手段。 总之,中国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根据国内外现实条件选择的结果,也是人民币汇率制度向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迈进的必经之路。它不仅具有市场法则的逻辑性,也由这次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实际经验得以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