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方家平:审计不是反腐败 民众为何误读审计职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 11:23 经济参考报

  方家平/文

  近年来,审计机关通过开展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帮助有关部门查处了一批“问题干部”。不少人由此认为,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就是惩治腐败。针对这一观点,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近日指出,经济责任审计不是万能的,它只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手段之一,不能简单地把经济责任审计等同于惩治腐败。

  这应该是“审计风暴”的威力在老百姓脑海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使然。连续几年审计署提交给全国人大的审计报告暴露出的问题触目惊心,引起了全社会的轰动。审计署敢于揭露经济问题的“斗士”形象在百姓心中根植,难以磨灭;再加上通过审计审出问题后再查处的贪官不在少数的事实,更进一步强化了百姓对审计监督作用的认知,久而久之,百姓就把审计与反腐败“混为一体”了。

  不可否认,

审计监督本身是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通过强有力的审计监督,服务于纪检监察部门的惩治腐败是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之一。当其它监督力量显得较为薄弱之时,审计监督的力量却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不让老百姓产生错觉吗?

  更进一步讲,老百姓对于审计的“误读”背后是对审计在反腐败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深切期待。腐败的根本表现形式是权钱交易,腐败的第一目标是占有更多的钱财,这就决定了经济领域是腐败的重灾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原副行长胡楚寿、于大路腐败案就是通过审计报告的披露,而引起了中纪委的重视,在进行立案调查的基础上得到查处的。正因为如此,百姓对通过审计查处反腐败寄予厚望,只不过这种厚望的过度表达才造成了“审计等同于惩治腐败”的误区。

  实话实说。现在审计监督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并不尽如民意。每年的“审计风暴”刮过后,没见刮起多少“问责风暴”、“反腐败风暴”。老百姓“审计等同于惩治腐败”的心理预期并没有得到全面实现,然而老百姓为何还要“固执己见”呢?无非是期待审计在反腐败中的作用要充分体现。为此,李金华署长在澄清百姓对于审计的“误读”之后,还应与纪委、监察、检察机关高效联动,把审计的成果、反腐败的职责彻底落实到位。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审计相关网页共约5,7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