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为高校成本定个科学标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 11:06 经济参考报 | |||||||||
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曾在很多场合不止一次说过,现在我国的大学学费已经超过了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短期内绝对不能再往上提了。他具体说:“我知道,我和我夫人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只供得起一个孩子上大学。” 中国高校教育成本高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教育部所“调研”出的高校年运行成本其实并不高:“我们对高校生均年日常运行经费进行过充分调研,高的超过1.4万元,低的在1万
不幸的是,这个“现行标准”没有得到任何一所高校的赞同和支持:哪个本科生大学4年的总学费不在2万元以上? “标准”实施不起来,说明该“标准”和现实情况存在着巨大分歧,而分歧并不在于那提取的25%比例,这个比例实际上还是符合国际的平均水平的。分歧在于,教育部的那个“规定”并没有给“成本”定出一个科学的标准。“规定”对什么是成本、什么该纳入到成本范畴等等都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高校教师的办公室投入3万元是教育成本,那么,投入300万元、3000万元呢?也是教育成本吗?建设一幢图书馆,原本只需投入5000万的,由于没有标准的约束,就很可能建造成2个亿的规模。这些“成本”都摊到学费上面,能不导致学费居高不下吗?一些宣称“没有提高比例”的高收费高校,其手段正是如此。 我国教育和经济学界的一些学者早就指出,如果不给予约束,高等学校的教育成本有无限增加的可能。西方学者鲍恩的高等学校成本最大化理论也证明了这一点,该理论认为:“学校作为经济人,总是会穷尽一切理由来试图增加收入,提高收费标准则是最好的办法。高校的成本越大越可以提高收费标准,则高校可能获得更多的收入。所以,高校不但不试图使成本最小化,而且还有最大化成本的倾向”。 在我国,要真正抑制住高校收费最大化的倾向,让投入完完全全地为教育服务,而不是成为拉“成本”的大旗作“高收费”的虎皮的生财之道,为成本定一个科学的标准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当务之急。只有定立了科学的标准,高校的成本才有可能更加透明化,才有可能对高校的成本核算进行监督和约束,也才有可能制止高收费和乱收费。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