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教师的公信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1日 13:29 中国经营报

  作者:吴静湜 来源:中国经营报

  1985年9月10日,是我国恢复建立的第一个教师节。20年过去了,在我国的教育改革备受争议的时刻,每一个身处教育前线的从教人员也都无法轻松过节,反而会为目前的教师文化担忧起来。

  “尊师重道”的信念被中国人一代一代地传承。无论是传统的中国教师还是西方社会中的牧师,如果从作用的角度来看,其职业目的都是指向人类的灵魂,都是为了给人以正确的信仰、价值观念、引导人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循着正确道路成长,最终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当然,教师比起牧师更多了一层作用,就是不但要“传道”,而且要“授业”和“解惑”。即不但要让人们明白道理,能够判断是非,还要教人们学会生产劳动的各项技能并对他们不理解和发生疑惑的时候提供咨询帮助。

  从事这样一种职业,对从业人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尤其是从业人的道德水准、伦理情操、自身修养的要求。对教师的职业伦理要求与其他职业还有实质的 “不同”,社会中类似的职业还有医生、牧师等。正因为如此,久而久之,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士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成为人们效仿的榜样,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职业信誉。而这些职业信誉的建立又使得这些职业阶层的人士具有了公众信任力和公共影响力。

  但是,现今社会中,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感已经被过度的经济观念所冲击。某种意义上,人们过于功利地将教师这个职业仅仅看做一个饭碗。如果是这样看问题,那么教师合理的选择就是多挣钱多获利多享受。事实上,目前教育行业的很多人士也是这么身体力行的。这样一来,个人的修养、道德伦理都不再更多地被提起、被尊敬和仰慕。传统知识分子所具有的风骨也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钱和各种利益。知识分子或教师所具备的职业公信力会不可避免地下降,会越来越失去人们的尊敬,最终医生被怀疑和殴打、教师被收买和利用。

  比如今年4月,南京市一所高校上演了一幕学生以老师嫖娼为名,要挟老师向其索要12000元的闹剧。近日,这几名学生因涉嫌敲诈勒索被栖霞区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据8月30日《南京晨报》报道)。这件事情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灰色的遗憾,其当事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的对与错,最后呈现的都是教育的悲哀。

  还有,就是牧师、教师和医生这类职业的考核是不容易的,其工作成果不是几个量化的、可操作的考核指标可以评价的。因为这种职业的要求是只有通过“良心”的考核,才能有良好的“业绩”。但目前学校对老师的考核是上课时间(岂不知时间并不等于质量)、发表文章数量即所谓的科研成果,对医生的考核是科室完成了多少收入。这样的政策引导,让教师和医生变成了计件工人和推销员。如果我们仅仅将这些职业当做一个普通的“职业”来看,来进行评价,那么我们丧失的可能不仅仅是表面看得见的东西,而是我们的下一代和社会的和谐以及我们的幸福。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