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亚洲石油危机开始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1日 11:41 《财经时报》

  □ 本报记者 钮键军

  高油价暴露出的东南亚经济体的内部问题,使得东盟地区成为经济危机最易爆发的地区,各国政府的行动或许能缓解油价对这一地区的冲击,但避免危机的关键是抑制油价的进一步上涨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理事许宁宁经常到访东盟,近期他刚从印尼回到北京。

  印尼当地的通货膨胀之高让许宁宁震惊。他告诉记者,百姓们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担心,“近乎疯狂”地纷纷到商店中抢购商品。

  受高油价的困扰,印尼的通胀率达到了8.8%,而它的近邻: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经济体,也正在经历着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最严重的通货膨胀。于是,人们担心,8年前的噩梦是否再度重演?

  尽管大部分专家都认为,目前的情况只是个案,但无可否认的是,高油价已经使东南亚地区的经济面临高通胀、低增长危险,尤其会使原有的经济与社会矛盾凸显,反过来为经济危机的爆发提供适合的土壤。

  也许难逃一劫

  东南亚地区今年以来似乎一直在走背字。年初的海啸沉重地打击了这一地区的经济,而过度依赖进口石油,又使得这一地区面临5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威胁。

  从年初到现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了75%。令经济学家惊讶的是,如此之高的油价,东南亚居然挺得住。

  奇迹的发生,或许和1998年之后东南亚国家被迫或主动进行的经济结构性变革相关。其中,汇率制度改革使之受益匪浅。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东南亚国家(除马来西亚外)都被迫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从而使其政府的调控手段更加灵活,强化了其对宏观经济掌控能力。现在看来,东南亚各国正在通过加息避免汇率的过度贬值,同时也避免了过多地抛出外汇,而侵蚀国家外汇储备。

  或许也正因如此,经济学家、尤其是外资投行的研究机构普遍认为,就算东南亚经济体出现一些问题,也不会像1997年那样一发不可收拾;甚至更有乐观看法认为,亚洲不可能再度发生金融危机。

  亚洲真能躲过这场可能的危机?2005年9月7日,泰国央行宣布将基础利率上调50个基点(0.5%),这是8月以来泰国央行的第7次加息,目前的利率水平已经是近5年来的最高。尽管此举基本控制了泰铢先前的下跌走势,但利率高企,势必会使泰国的经济增长大幅放缓。

  更可悲的是,高利率只能抑制经济增长,而对高油价却作用细微。况且,油料需求具有较高的刚性。所以,加息的结果或许对通胀没有太大作用,而更大的可能是这些经济体陷入“高通胀、低增长”的滞胀结局。

  滞胀意味着什么?这不是一次因“石油危机”而引起的“经济危机”吗?至少我们看到了先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国家均未发生实际的经济过热,加息完全是高油价导致通胀——换句话说,是高油价营造了这些国家“虚假的经济过热”所致。或许,人们没有理由对此掉以轻心。

  适合的土壤

  或许人们目前还不能证明“石油危机”已经发生,但我们必须看到亚洲各国其实存在发生危机的土壤。正如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所指,目前出现在印尼等个别国家的经济波动,是由于高油价迫使这些国家本身的经济内在矛盾显露所致。

  包括印尼在内的一些亚洲国家,一直通过对石油产品进行补贴来维系国内石油产品的低价。这种低廉的油价无疑为其经济发展增加动力,但问题在于,油价一高,这些国家的财政支出就会大幅增加,甚至形成财政赤字。因此,在2003年到2004年,油价从30美元上升到40美元乃至50美元时,这些国家或许还能坦然处之。但当油价突破60美元之后,这些国家的政府财力是否依然可以支撑?

  撑不住了。去年印尼政府对石油产品的补贴高达64亿美元,超出政府预算4倍以上;有人预测,今年如果依然补贴,金额将攀至140亿美元,约占其GDP的2.4%。于是,以泰国为首,马来西亚、印尼等纷纷宣布,取消对石油产品的补贴。但是,油价的随行就市,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接踵而来,而其经济增长速度随之回落。

  没有经济高增长这层漂亮的外衣,亚洲国家本身的经济问题也将随此暴露:菲律宾和泰国的农业歉收;印尼本身石油开采乏力……等等,经济学家们会给出各自不同的分析,甚至有些给出结论认为,这只是个别国家的个别现象,并不能证明高油价一定会导致危机;或许今后一旦危机成真,他们还会向亚洲金融危机时,用“苍蝇不叮无缝蛋”的说法,来展示自己见识。

  但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受灾国的软肋都是一样的吗?显然不是。但危机还是一样蔓延开去。其实,这正是热钱可以对亚洲各国各个击破的基础。

  再者说,哪个鸡蛋没有缝?美国不是也有着多年求而无解的巨额“双赤字”?那为什么他们在此高油价环境中,没有出现亚洲般恶性通胀?说到底,这是经济实力的问题,美国的经济规模数十倍上百倍于东南亚各经济体;这是经济结构的问题,高耗能产业上世纪90年代已经全部移向以亚洲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所以欧美可以不在乎,但亚洲则不能不在乎。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应对技术问题,美国人可以左右油价,但亚洲不能;美国人可以娴熟地运用各种期货或储备技术平衡国内油价,而亚洲无能为力。

  正是这种经济肌体强健程度差异所凸显的亚洲脆弱,经济危机才会在这里找到适合的土壤。必须看到,现在的东南亚经济体的经济状况并不比1997年好多少。据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的报告显示,东南亚国家尽管在经济指标上比金融危机时有所改善,但外债、外汇储备以及引进外资等方面还很薄弱。

  热钱又来了

  在国际社会一直认为人民币应当升值的过程中,中国也饱受了热钱的困扰。不幸的是,国际游资已经开始瞄准被高油价困扰的东南亚国家。

  据摩根士丹利的消息,部分对冲基金在袭击了印尼盾和该国股市、债市之后,目前正伺机进入其他的亚洲市场。与之相伴的是“唱衰亚洲”的声音再度泛起,其中还夹杂着东南亚各国保卫自己经济成果的呼唤——泰国政府在第七次宣布加息的同时称,泰国的经济增长良好;印尼政府也同时宣布,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抑制货币投机。……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堆积了8万亿美元的投机资本,这一资本量远远超过了1997年投机亚洲金融市场的热钱数量——总计不到1万亿美元。既然有投机石油的实力,那投机亚洲还困难吗?

  唱衰与应对

  国际上主要评级机构纷纷下调了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预测。亚洲开发银行在8日发布的《2005亚洲发展展望更新版中》,对东南亚地区今年GDP增长率的预测为5%,而在今年4月份,这一数字是5.4%;此前,世界银行、标准普尔也纷纷下调了这一地区的经济预期。

  亚洲国家政府显然比经济研究机构谨慎得多,官方纷纷开始采取措施来避免悲剧重演。

  日本是最先行动的国家之一。据悉,日本政府要求国内私营炼油公司释出总共732万桶原油、汽油和其他油品,日本私营储备将因此由70天减至67天。截至6月底,日本私营储备和政府储备分别可满足79天和91天的国内石油需求。

  上周,国际

能源总署(IEA)宣布,其26个成员国将在初订30天的期限内,释出6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

  同时,东盟国家自己也展开了自救运动。除采用各种货币政策以稳定货币以外,为防患未然,东盟内部开始酝酿将原有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规模扩大一倍,由之前的10亿美元增至20亿美元。以此保证对该地区货币形成有力的支持。

  9月8日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国财长们将于本周四齐聚韩国,他们将举行为期两天的会议。据悉,此次会议将增加一项议题——高油价给亚太和全球经济带来的压力和影响。但熟悉东南亚经济的许宁宁则希望,亚洲国家乃至全世界政府都必须拿出切实的动作来,缓解国际

石油价格高企的问题。在他看来,“每桶70美元的油价,将是亚洲国家能忍受的临界点。”

  高油价是不是一个恶魔?它的影响会不会再次导致亚洲的金融乃至经济危机?这场危机会不会在亚洲再次呈现蔓延之势?对中国会构成怎样的影响?……目前得出肯定回答或许为时尚早,但中国政府或许该早做准备。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石油危机相关网页共约45,7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