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新金融时代临界:股改汇改互动攻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9日 02:10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评论员 周迪伦

  在银行改革、股市改革、汇率改革的具象之上,一个全新的金融时代正在从地平线上升起。

  格局已经清晰:2004年初,中央汇金注资中、建两行,国有银行改革雷霆一击;20
05年4月底,股权分置改革启动,资本市场改革重大突破;2005年7月下旬,人民币汇率和美元脱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迈出历史性一步。

  放眼全球金融史,这般场景前所未见。而上述有着紧密内在逻辑的一连串事件,表明中国金融体系整体性的市场化重构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已经移形换位、今非昔比,几乎所有的改革都是制度性的重构,并且连环相扣,互相推进。

  其中,银行改革旨在化解金融风险,完善公司治理,进而将其改造为“资本充足、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股市改革旨在消除“圈钱结构”,在三公原则的基础上将之重塑为规范的投融资场所,并通过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成中国传统金融体系向现代金融体系的升级;汇率改革则旨在缓解、消除国民经济的内外不均衡,把

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以更灵活、更有效率的方式联系在一起。

  当然,这些改革在起步伊始都伴随着巨大的争议。但随着改革措施的持续推进和完善,随着改革效果的持续发挥和彰显,这些争议都逐渐归于平淡,隐入本轮宏大改革的广阔基色之中。

  近如此次汇率改革方案,盖头甫一揭开即赢得满堂喝彩。但也依然存在质疑:央行强调

人民币汇率水平“以市场供求为基础”,而中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外汇市场,如何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这个疑问很快就被管理当局消解,一系列放宽资本兑换管制、改进结售汇制度、重塑中国外汇交易市场的政策及措施密集推出。

  对股市而言,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关键时刻,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成为前期股票市场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发挥市场效果的引火石,吸引了增量资金入市,稳定了市场预期,在时机上很好地配合了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

  那么,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完善之后,在

人民币升值预期之下,人民币资产价格看涨,境外闲余资金将通过QFII及其他不同管道逐步渗进中国股市。这将在客观上助推中国股市股权分置改革顺利进行的同时,也为完成股改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在A股市场成功上市创造了条件。

  如此,则银行改革、股市改革、汇率改革三者首尾相顾,互为依托,将共同开启中国新金融时代的序幕。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