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纺织品贸易达成协议 是真的实现了双赢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 10:49 新华网 | |||||||||
作者:武长海 2005年9月5日中欧就中国纺织品在欧盟海关滞港问题达成了协议:滞留在欧盟海关的全部约8000万件中国纺织品将被放行;对于超出6月11日中欧纺织品谅解备忘录协议数量的部分,中欧将各自承担其签发的许可证数量,对于双方都没有签发许可证的滞港产品,中欧将平均分担责任。对于这样的结果,舆论界大多将其定义为"双赢"。
但这样的 "双赢",我认为是暂时有限的,因为它没能解决我国纺织品企业明年的出口问题,甚至连今年后几个月的出口问题也没解决。那么我国纺织品明年出口欧盟的形势如何呢?从国际和国内市场的整体态势来看,前景不容乐观。 第一,从纺织品滞港解决方案来看,明年配额将被大量占用。在6月11日中欧纺织品协议签署到7月20日实施正式监管期间,我国10类纺织品不需要申领许可证即可自由进入欧盟,对于这部分纺织品,欧盟没有签发进口许可证,我国将承担50%数量的配额。这部分配额,由于出口企业抢关出口,数量很大,需使用明年的配额。根据商务部每日公布的10类配额纺织品的配额剩余情况看,今年的大部分配额已经用完,为了维持纺织企业的生存,今年后几个月不得不借用明年的配额。同时,欧盟把这次"滞港"事件界定为突发事件,对增加的配额并不算在年增长配额8~12﹒5%的基数之内。 第二,中国纺织品生产能力激增,远超配额增长速度。2005年1月1日WTO《服装与纺织品协定》(ATC)失效,盼望已久的纺织品自由贸易即将来临,国内大量纺织企业纷纷扩大生产设备,准备"大干一场";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和国外大量纺织企业也纷纷转移到中国大陆,想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生产成本"大赚一笔"。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大陆的纺织品生产能力成几何增长。在2005年前4个月,从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纺织品成倍增长,导致欧盟采取"特保"调查措施;2005年6月11日中欧达成《中欧纺织品协议》,在2008年1月1日前,对中国10类纺织品按年8~12﹒5%的额度增长配额。对于这样的增长额度,相对于目前我国纺织品生产能力,无异于杯水车薪。所以明年的配额之争更加激烈。 第三,由于今年纺织品竞争激烈,许多出口企业抢关出口,打价格战,利润极低,有的甚至亏损。目前,已有银行开始对纺织品企业控制贷款,甚至出现了不贷的现象,一些银行界人士认为,中国的纺织品行业可能要垮了。其实,中国的纺织品行业在世界很有竞争力,应对欧盟纺织品设限,需更新改造、产业升级,而此时正是纺织品企业最需银行支持的时候。 第四,欧盟会尽快修改反补贴法,使之适用于中国。相对于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纺织品特保措施的威力更大,但纺织品特保措施的威力在2007年底将失效,威力更大的反补贴法必然为欧盟所用,欧盟现在正在考虑给予中国半市场经济地位,那样欧盟反补贴法将自动适用于中国。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说,到2008年欧盟市场将对中国纺织品全面开放。但这样的话你会相信吗? 第五,由于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前景不明朗,欧盟进口商会从印度、孟加拉等国进口,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面对这些不利或不明朗因素,我国应如何应对? 首先,纺织企业应该加快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品的品质,走"品牌"之路;调整和提升出口产品结构。在这方面,温州服装行业就主动采取了应对措施。温州服装以前主要是通过华侨做外贸,没有与真正的外商进行合作,没有正规的合作对象,造成出口的产品一直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影响了自身的发展。为改变这种局面,温州当地的9家服装企业已经组成了欧派联合体,形成产品联盟,并组织参加国际服装展览会,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品牌价值。另外,一些企业还开始到国外投资办厂,绕开了欧盟对纺织品出口的限制。这些做法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 其次,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企业应加强自律,发挥纺织协会的积极作用。在今年的纺织品大战中,有的企业恶性竞争,给国家的外贸工作造成很大损失。要治理企业争相杀价,最有效的办法当是采取行业自律。纺织行业协会应制定具体的惩罚标准,提高协会的权威性,哪一个企业违背了行规,纺织行业协会就要惩罚它。 再次,加强政府的指导和调控作用。国家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对欧盟各国纺织行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定期发布国别纺织行业状况报告,使纺织企业在出口欧盟时心中有数;帮助纺织企业技术改造,开拓欧盟市场;在配额的管理上,要有步骤的实行配额招标,把配额给予那些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加快实现出口"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使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国际竞争力提升转变;提高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地化率,延长加工贸易在中国国内的价值链;注重外贸政策与外资政策、产业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作者为国际法学博士)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