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中欧启动纺织品紧急谈判 > 正文
 

专家称中欧少许贸易摩擦在所难免 互晾才能双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 21:5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7日电 中国与欧盟5日晚间宣布就解决中国输欧纺织品滞港问题达成一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沈骥如研究员在接受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双方达成协议有利于创造中欧经贸的良好气氛,在双方巨大的互补性的经贸交易中,遇到少许摩擦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双方要本着互晾互让的原则,通过平等友好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实现双赢。

  沈骥如研究员分析指出,中欧就中国输欧纺织品滞港问题达成的这个协议应该说是双方经过认真的努力,在公开透明民主的原则下达成的一个协议。这个协议照顾了双方的利益,是双方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的一个结果,这个协议的签署也为中国和欧盟今后的纺织品贸易和其他贸易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气氛,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双方经贸的发展。

  中欧经贸的互补性是非常明显的,中国劳动密集型的产品非常具有

竞争力,而欧盟的高科技商品和资本投入量大的商品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双方都互有所需。中欧双边贸易去年已经达到了1750亿欧元的水平,今年可能要超过2000亿欧元,欧盟从去年开始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第二,日本第三。

  中欧从6月份到现在,这两次重要的磋商都是在双方满意的情况下达成一致实现共赢的,此举表明双方经贸关系越来越成熟。而在上千亿欧元的双边贸易当中,出现几十亿欧元的分歧和摩擦这也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出了问题以后,双方应该本着互晾互让、平等公平的原则来进行协商,并充分考虑双方的利益。而不是一出了问题就回到贸易保护主义上来,在这方面欧盟应该说是吃了它自己的亏,在这次

纺织品摩擦当中,它有点想回到贸易保护主义方面去,其结果造成了它的出口商、零售商和老百姓的损失。现在经过这样一个充分的协商,这个问题解决了,此举意味着中欧两国在相互经贸关系的问题方面更加成熟了,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的解决,使双方都可以得到有益的教益。对欧盟来说,应该更多地考虑欧盟内部各方面利益的平衡,也要照顾合作伙伴的利益,不要动不动就想回到贸易保护主义的老路上去。中国的纺织工人失业同样是很痛苦的。对于中国来说,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上,用8亿件衬衫去换一架飞机,而应该积极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生产出更多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
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商品,使中国货在世界上更受欢迎。吃一堑,长一智。中欧贸易会走上更健康的发展道路。所以我想今后在更好的气氛下,中欧贸易还会有长足的发展的。(民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