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主品牌是不是意味着民族产业有国际竞争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 16:22 新京报 | |||||||||
本周话题中国企业是否需要自主品牌? 本期嘉宾 管清友中国社科院博士生
黄涛清华大学博士生 张明中国社科院博士生(经济聊斋成员)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国汽车企业是否需要自主品牌一事成为舆论的热门话题。争论的源头是今年8月21日在广州花都举行的汽车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的惊人之语,他认为中国汽车业根本不需要自主品牌,而是应该成为世界汽车业的生产车间。而作为中国汽车业老专家的何光远先生则对龙先生的观点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批评。 管清友:自主品牌对于民族产业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引申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民族产业需不需要平等地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这里存在一个逻辑问题,那就是,如果我们的民族产业没有自主品牌,那么我们在核心零部件和核心技术的开发方面就缺乏动力;如果我们的民族产业已经可以开发大部分的核心零部件和核心技术,那么,我们又何必将自己置于国外品牌的阴影之下? 黄涛:有关汽车产业是否需要自主品牌的争论似乎已经升级到了价值判断的层面。其实大可不必。如果想找到答案,你去问问汽车生产者和消费者就可以了。生产者需不需要自己的品牌,恐怕十有八九他们会回答你:我们需要,但是我们现在做不到。如果你去问购车者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的差异,得到的回答可能是两个:第一,我们国产品牌的技术确实与国外品牌有差距。第二,国外品牌的运作确实比我们规范、先进。几乎没有汽车生产者不希望有自己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为什么?除去那些能够带来民族自豪感和个人荣誉感的原因之外,恐怕最重要的就在于生产者自己可以控制这个品牌,可以获得这个品牌带来的大部分利润。为什么我们做不到?不是因为我们不会创造和经营自己的品牌,而是我们根本没有能够支撑这个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的消费者难道就不希望购买和乘坐自己的民族品牌汽车了吗?也不是。但是,当民族心和现实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大多数人选择的是现实利益。这就是当前看似悖论的一个两难选择。 管清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自主品牌,单从感情上来讲我是无法接受的。 当然,我们需要自主品牌,这又不仅仅是感情用事。从足够长的时间来看,自主品牌对于民族产业来说是一种标志,是一系列机会,更是民族产业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长远利益的重要条件。知名的自主品牌,是一个民族的名片,它不仅体现了这个产品的属性、利益、民族的文化、价值观,而且也成为推动民族产业不断超越、发展的动力。 张明: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已经进入了所谓的虚拟经济或符号经济时代。在当今这样一个买方社会里,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除了追求商品的品质和外观外,也会追求商品的格调和内涵。作为一种最珍贵的无形资产,自主品牌恰好是这种格调和内涵的最佳载体,是赋予消费者心理认同和归属感的重要方式。例如一件中国生产的服装出口价为10美元,到香港贴牌后售价可能高达50美元,其中的差价基本上可以视为自主品牌的价值。因此,从微观上来讲,自主品牌对企业而言意味着更高的利润附加值;从宏观上来讲,有无自主品牌意味着一个民族产业是否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 (明日请看“自主品牌和外来品牌的关系”)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