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罗奇:全球化第一个油价风暴 中国面临双重危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 04:28 北京晨报

  晨报讯 (记者 张黎明) 国际油价仍在高位盘旋,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又拿起他惯于警示的笔,“如果能源成本飙升打击美国消费,亚洲和中国将遭受冲击”,罗奇写道,“我们正经历着全球化年代的第一个油价风暴”。

  这篇文章被命名为《要付出的代价》,发表在周一出版的《时代》周刊上。罗奇在文中给出一个明确的底限——60美元,“即使油价就停留在约60美元一桶的水平,美国消费
支出也势将显著放缓,为其提供消费品的中国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去年底,摩根士丹利预计油价将升至每桶60美元,而实际的变化远远超过预期,今年油价从40美元起一度冲破70美元的关口,直到9月2日美国宣布将动用战略

石油储备才有所下调,但仍然处在罗奇的底限之上。

  美国消费者很可能会因此减少开支,因为计入通胀因素的实际油价已涨升了三倍多,而这仅仅是全球经济即将发生变化的一个起点。美国是全球消费市场的中心,中国是亚洲的制造业中心,这暗含着一个很可能发生的连锁反应——美国的消费变化将影响到中国的出口,继而引起亚洲各国的生产调整。

  在罗奇看来,

中国经济很可能面临双重危险,一方面是低效的能源消耗技术,另一方面是有大量出口面向美国。

  2004年,中国GDP的每单位石油消耗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高油价使得中国经济高增速可能遭遇绊脚石;而更重要的是,约三分之一的中国出口是输往美国的。也就是说,现在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消费能力。

  今年,在中国学术界长达数月的经济冷热之辩中,已经有大量学者强调中国经济的增长不能依靠顺差,强调出口并不是支撑经济的稳定因素。现在,出口一旦受美国经济影响而下滑,中国经济减速将很难避免。

  罗奇也同时预测说,由于大部分其他亚洲经济体已经融入以中国为中心的制造业

供应链中,如果中国出口放缓,生产调整还将波及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台湾。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油价相关网页共约4,59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